鸕鷀涎 - 中藥材

鸬鹚涎,中药名。为鸬鹚科动物鸬鹚Phalacrocoraxcarbosinensis(Blumenbach)的唾涎。将活鸬鹚头向下,使唾液流出,收取。栖息于河川、湖沼及海滨,善潜水捕食鱼类;营巢于芦苇丛中或矮树、峭壁上;广布于我国各地,经驯养后可供捕鱼。味咸,性平,归肺经,具有化痰镇咳的功效,常用于百日咳、肾咳、痰多剧咳、久咳。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痰鎮咳。

主治

百日咳,腎咳,痰多劇咳,久咳。

用法用量

內服:開水衝,10ml。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腎咳,俗呼頓嗆,從小腹下逆上而咳,連嗽數十聲,少住又作,甚或咳發必嘔,牽掣兩脅,涕淚皆出,連月不愈者:鸕鷀涎,滾水沖服。下嚥即止。(《綱目拾遺》)

2、治小兒鸕鷀瘟:光杏仁、梔子(炒黑)、石膏、蛤粉、天花粉各二兩(約60g),牛蒡子三兩(約90g),生甘草四錢(約12g),麻黃八錢(約24g),青黛、射干各一兩(約30g),細辛五錢(約15g)。共研細末,鸕鷀涎三兩(約90g),加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燈心、竹葉煎湯化下。(《中國醫學大辭典》鸕鷀涎丸)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將活鸕鷀頭向下,使唾液流出,收取。

植物學資訊

生長環境

棲息於河川、湖沼及海濱,善潛水捕食魚類。營巢於蘆葦叢中或矮樹、峭壁上。經馴養後可供捕魚。

動物學資訊

動物屬種

鸕鷀科動物鸕鷀。

形態特徵

鸕鷀,中型鳥類,體長80cm。頰、頦和上喉均為白色,形成一半環狀。頭、羽冠、頸等為黑色,但有金屬紫綠色反光,並有白色絲狀羽;肩和翼的覆羽青銅棕色,羽緣藍黑色;初級尺羽黑褐色;次級和三級飛羽灰褐色,並帶有綠色金屬反光。下體藍黑色,並具金屬反光,下脅有一雪白塊斑。尾灰黑色,羽幹基部呈灰白色。虹膜翠綠色。眼先橄欖綠色,綴以黑色玟點;眼下橙內色;嘴下喉囊為橄欖黑色,並綴許多鮮黃色斑點。上嘴黑褐,邊緣及下嘴灰白色,且具磚紅色斑。跗蹠黑色,四趾向前,具蹼及銳爪。冬羽時期,頭無羽冠,頭、頸無白色絲狀羽;頰、頦和上喉的白色半環為淺灰棕色所代替,下肋無雪白斑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