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 - 西藥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西药名。常用剂型有注射剂。为抗血栓形成药。用于发病6小时以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
成分
本品活性成份是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是透過基因工程技術獲得的一種基因重組蛋白。
性狀
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白色疏鬆體,復溶後為無色澄明液體。
適應症
本品用於發病6小時以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療。
規格
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1.0x107IU/16mg/支。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劑型、不同規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異,請閱讀具體藥物說明書使用,或遵醫囑。 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 1、本品應當由具有溶栓治療經驗的醫師開具處方。應當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症狀發生後儘早開始給予本品治療。 2、用於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療,單次給藥16mg。將16mgrhTNK-tPA(1支)用3ml無菌注射用水溶解後,靜脈推注給藥,在5-10秒完成注射。 3、注意:加入無菌注射用水後輕輕搖動至完全溶解,不可劇烈搖盪,以免rhTNK-tPA溶液產生泡沫,降低療效。溶解後的本品應單次靜脈推注,其注射時間應超過5秒。本品溶解後應立即使用。如果沒有立即使用,應避光冷藏儲存在2-8℃並在24小時內使用。 4、合併用藥: (1)肝素:參照相關指南執行。 (2)抗血小板藥物: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用法參照相關指南執行。
不良反應
1、與其他溶栓藥物相同,本品臨床研究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出血,包括顱內出血和其他少量出血不良事件,詳見說明書。當發現有潛在的大出血傾向,尤其是顱內出血,則應停止溶栓治療。 2、過敏反應:本品臨床試驗中未見到患者使用本品後出現過敏反應。一旦發生過敏反應時,需要給予抗過敏治療。 3、其他不良事件:下列不良事件見於臨床試驗應用本品的患者,本品對其發生率的影響尚不明確。這些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臟破裂和電機械分離、心室顫動以及心臟破裂,發生率為3.23%;氨基轉移酶、心肌酶、血脂、血糖增高以及噁心、嘔吐、發熱、咳嗽等,均程度較輕。這些不良事件研究者判斷絕大部分與試驗藥物無關,而與基礎疾病和/或伴隨疾病、以及合併用藥等相關。
禁忌
1、禁用於對本品任何成份有過敏史的患者。 2、由於溶栓藥物與出血風險增加有關,以下情況禁用本品: (1)活動性內出血。 (2)腦血管意外病史。 (3)2個月內顱內、椎管內手術或創傷。近期頭部創傷。 (4)顱內腫瘤、動靜脈畸形或動脈瘤。 (5)已知出血體質。 (6)嚴重的未得到控制的高血壓。 (7)目前或過去6個月中有明顯的出血性疾病。 (8)在過去2個月內有大手術、實質器官活檢,或嚴重創傷(包括與本次急性心肌梗死相關的任何創傷)。 (9)最近(2周內)曾進行較長時間(>2分鐘)的心肺復甦。 (10)急性胰腺炎。 (11)活動性消化道潰瘍。 (12)出血性卒中病史或不明原因的卒中病史。 (13)過去6個月內缺血性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病史。 (14)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或疑有蛛網膜下腔出血。
注意事項
1、如同其他所有溶栓劑,老年患者顱內出血危險增加,應慎重權衡利弊。 2、超過推薦劑量使用本品可能會增加出血風險。 3、本品的臨床研究中,患者伴隨使用了肝素、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時使用肝素、抗血小板藥物可能會增加本品的出血風險。當發生嚴重出血時,應立即停用肝素和抗血小板藥物。可用魚精蛋白逆轉肝素的影響。 4、在本品的臨床研究中,沒有同時使用本品和華法令或GPIIb/IIIa拮抗劑的經驗。在應用本品治療前、治療同時或治療後使用抗凝劑(例如維生素K拮抗劑)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劑(例如GPIIb/IIIa拮抗劑)很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5、本品治療過程可能發生新近穿刺位點的出血。本品治療過程應儘量避免使用堅硬導管、肌內注射和對病人的非必需的操作。 6、本品治療後,動脈和靜脈穿刺應最小化。若必須進行動脈穿刺,則最好選擇上肢血管進行,因為這一部位方便進行人工按壓。按壓時間需持續至少30min,使用加壓包紮,且穿刺部位要經常檢查是否存在出血的情況。不可按壓的動脈穿刺必須避免。 7、本品治療後,若必須進行靜脈穿刺,則要做好重點監護工作。應該避免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穿刺以減少不可按壓部位的出血。 8、對每位患者使用本品治療時,都必須仔細權衡治療收益和可能出現的危險。 9、在下列情形中,本品治療風險將會增加,應慎重權衡使用利弊: (1)近期進行過大手術,如CABG(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分娩、活組織檢查、無法壓迫部位的血管穿刺、肌內注射以及復甦的心臟按壓。 (2)腦血管疾病。 (3)近期有胃腸道或泌尿生殖器官出血(10天內)。 (4)近期有創傷。 (5)肌內注射(2天內)。 (6)高血壓: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 (7)左心腔有血栓的可能性高,如房纖維顫動引發的二尖瓣狹窄。 (8)急性心包炎。 (9)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 (10)凝血障礙,包括由嚴重肝病或腎病引起的凝血障礙。 (11)嚴重肝功能障礙,包括肝功能衰竭、肝硬變、門靜脈高壓(食管靜脈曲張)及活動性肝炎。 (12)動脈瘤或已知的動脈/靜脈畸形。 (13)具有高出血風險的腫瘤。 (14)妊娠。 (15)糖尿病出血性視網膜病或其他出血性眼病。 (16)嚴重感染部位的感染性血栓性靜脈炎或動靜脈套管閉塞。 (17)老年患者(>75歲)。 (18)體重<50kg。 (19)近期或正在口服抗凝血藥,如華法令。 (20)近期使用過GPIIb/IIIa拮抗劑。 (21)任何其他有嚴重危害的出血或因其部位而特別難以處理的出血。 (22)已知可能導致出血的其他疾病。 (23)痴呆。 10、心律失常:溶栓治療可能會出現再灌注心律失常。這類心律失常如竇性心動過緩、加速性心室自主節律、心室過早除極、室性心動過速和通常的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案例中所見情形並無差異,也可採用標準的抗心律失常藥物進行治療。建議同時對心動過緩和/或室性興奮進行抗心律失常治療。 11、直接PCI:根據當前相關治療指南而計劃進行直接PCI作為再灌注治療的患者,直接PCI之前不應使用本品進行溶栓治療。 12、再次用藥:尚未對之前已經接受過纖溶酶原啟用劑包括本品治療的患者再次使用溶栓藥治療進行過系統研究。儘管沒有證據顯示患者在接受一劑量本品後可持續地產生抗體,再次用藥時應該慎重。一旦發生過敏反應,應予以適當的治療。 13、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妊娠和哺乳期婦女使用本品的經驗非常有限,應慎重權衡利弊。 (1)孕婦用藥:孕婦用藥沒有充足的和對照的研究。孕婦使用本品,應慎重權衡利弊。 (2)哺乳期婦女用藥:不能確定本品是否會隨母乳分泌。哺乳期婦女使用本品時應慎重。 14、兒童用藥:兒童和青少年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 15、老年用藥:如同其他所有溶栓劑,老年患者顱內出血危險增加,應慎重權衡利弊。 16、藥物過量:本品對纖維蛋白具有高度特異性,但過量後仍可能出現纖維蛋白原及其它凝血因子減少。大多數情況下,停用本品治療後,生理性再生足以補充這些因子。如果發生嚴重出血,可以考慮使用替代治療(例如輸入血漿、或新鮮全血、或血小板),如有必要可使用合成的抗纖維蛋白溶解劑。 17、配伍禁忌:配製本品使用無菌注射用水,不建議使用生理鹽水或者葡萄糖溶液。本品不能與其它藥物混合使用,既不能用於同一注射器,也不能用於同一管線(包括肝素)。
藥物相互作用
尚未進行本品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研究。在應用本品治療前、治療同時或治療後使用抗凝劑(例如維生素K拮抗劑)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劑(例如GPIIb/IIIa拮抗劑)很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藥理作用
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的活性成份是一種糖蛋白,可直接啟用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當靜脈給藥時,其在迴圈系統中表現出相對非活性狀態,與纖維蛋白結合後被啟用,誘導纖溶酶原轉化為纖溶酶,導致纖維蛋白降解和血塊溶解。
毒理作用
1、遺傳毒性:Ames試驗、中國倉鼠肺細胞(CHL)染色體畸變試驗結果為陰性,小鼠骨髓微核試驗結果為陰性。 2、生殖毒性:妊娠小鼠靜脈注射rhTNK-tPA,24/72mg/kg劑量組胎仔面板出血點及出血斑增多,72mg/kg劑量組可見胎仔膀胱出血。未見對生長髮育指標的明顯影響。妊娠家兔重複靜脈注射TNKase劑量為0.5、1.5和5.0mg/kg/天,可見家兔陰道出血死亡,胚胎繼發死亡,未見胚胎生長髮育的明顯異常。妊娠家兔單次靜脈注射TNKase,對母體和胎仔作用的無毒性反應劑量(NOEAL)為5mg/kg(約為人體給藥劑量的8-10倍)。
藥代動力學
1、健康受試者單劑量靜脈注射注射用重組人TNK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達峰濃度Cmax、血藥濃度和AUC與給藥劑量之間存在明顯的線性關係,消除半衰期t1/2約147-224min,清除率不隨劑量改變,具有線性動力學特徵。表觀分佈容積為3000-4000ml,說明該藥物只分布在血液中,主要由肝臟代謝。 2、國外文獻資料顯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療中,TNKase透過彈丸靜脈注射給藥後,血漿中的分佈表現為兩個階段。其在血漿中被清除的初始半衰期為20-24min,終末半衰期為90-130min。104名患者使用該藥物,其中99人的平均血漿清除率在99-119mL/min之間。藥物的初始分佈情況與患者的體重相關並與血漿體積接近。肝代謝是TNKase的主要清除機制。
貯藏方法
2-8℃避光儲存和運輸。
有效期
18個月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