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花 - 中藥材

凤仙花,中药名。为凤仙花科风仙花属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花。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经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溼,活血止痛,解毒殺蟲。

主治

風溼肢體痿廢,腰脅疼痛,婦女經閉腹痛,產後瘀血未盡,跌打損傷,骨折,癰疽瘡毒,毒蛇咬傷,白帶,鵝掌風,灰指甲。

用法用量

1、內服:煎湯,1.5-3g,鮮品可用至3-9g;或研未;或浸酒。

2、外用:鮮品研爛塗;或煎水洗。

注意事項

體虛及孕婦慎服。

化學成分

含山柰酚3-芸香糖苷、甲花醌,1,4-萘醌。

藥理作用

1、抗過敏作用:鳳仙花35%乙醇提取物預先靜脈注射或灌胃對NC小鼠特異性面板炎引起的嚴重瘙癢有防治作用。其中花含的山柰酚3-芸香糖苷、甲花醌也有效。鳳仙花中的其他萘醌酸類化合物經口給藥,抑制化合物48/80刺激引起小鼠的搔抓行為,緩解NC小鼠反覆塗抹氯化苦導致的特異性皮炎的慢性耳郭肥大、面板炎症,減少IgE抗體的生成量。風仙花35%乙醇提取物中含有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物質,抑制PAF誘導的過敏性低血壓。風仙花35%乙醇提取物抑制雞卵白蛋白溶菌酶誘導的小鼠血流量降低。

2、其他作用:鳳仙花水浸液(1:3)在試管內抑制堇色毛癬菌、許蘭黃癬菌等多種致病真菌。鳳仙花中的兩種1,4-茶醌的鈉鹽有選擇性環加氧酶2-(COX-2)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1、《開寶本草》:“治鼻血不止。”

2、《綱目》:“主治蛇傷,擂酒服即解。活血消積。”

3、《醫林纂要探源》:“花可洗瘡解毒。”

4、《本草求原》:“治偏廢。”

5、《山東中草藥手冊》:“活血通經。”

6、《安徽中草藥》:“活血通經,解毒利尿。”

7、《全國中草藥彙編》:“活血通經,祛風止痛,外用解毒。主治閉經,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溼性關節炎,癰癤疔瘡,蛇咬傷,手癬。”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腰脅引痛不可忍者:(鳳仙花)研餅,曬乾為末。空心每酒服三錢。(《綱目》)

2、治腰脅扭痛:風仙花9g,研末。每次1.5g,白酒送下,每日服2次。(《吉林中草藥》)

3、治經閉腹痛,產後瘀血未盡:鳳仙花3-6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4、治跌打損傷腫痛:鮮風仙花,搗如泥塗腫處,幹後再上,血散腫愈。(《吉林中草藥》)

5、治癰癤瘡毒:鳳仙花、木芙蓉葉等量研末。醋調敷患處。(《安徽中草藥》)

6、治百日咳,嘔血,咯血:(鳳仙花)鮮花7-15朵。水煎服,或和冰糖少許燉服更佳。(《閩東本草》)

7、治灰指甲:先用小刀將患指指甲颳去一層,再用鳳仙花搗爛敷患處,紗布包紮,每日換2-3次。(《安徽中草藥》)

8、治蛇咬傷:(鳳仙花)鮮花120-150g。搗爛,取自然汁服,渣敷傷口周圍。(《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季開花時採收,鮮用或陰、烘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鳳仙花科風仙花屬植物鳳仙花。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莖肉質,直立,粗壯。葉互生;葉柄長1-3cm,兩側有數個腺體;葉片披針形,長4-12cm,寬1-3cm,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銳鋸齒,側脈5-9對。花梗短,單生或數枚簇生葉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紅色或雜色,單瓣或重瓣;萼片2,寬卵形;旗瓣圓,先端凹,有小尖頭,背面中肋有龍骨突;翼瓣寬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圓形,上部裂片寬斧形,先端2淺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長成細而內彎的距;花葯鈍。蒴果紡錘形,熟時一觸即裂,密生茸毛。種子多數,球形,黑色。

分佈區域

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生長見習

適應性較強,在多種氣候條件下均能生長,一般土壤都可種植,但以疏鬆肥沃的壤土為好,澇窪地或乾旱瘠薄地生長不良。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

栽培技術

3-4月播種,穴播、條播、撒播均可,按行距30cm開淺溝,溝寬20cm,深1-1.5cm,將種子均勻撒於溝內覆土1-1.5cm,稍加鎮壓,保持土壤溼潤。當溫度25℃左右時,4天左右即開始出苗。

病蟲防治

1、白粉病,為害葉、花、果,發病初期噴膠體硫或甲基託布津液。冬末清園,處理病殘體,減少越冬菌源。2、紅天蛾,幼蟲為害葉。忌連作及與同科作物間作。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