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葉舌唇蘭 - 中藥材

二叶舌唇兰,中药名。为兰科植物二叶舌唇兰PlatantherachloranthaCust.exRchb.的块茎。分布于东北、陕西、甘肃、河北、四川、云南及西藏等地。具有解毒消肿,祛风除湿之功效。常用于疮疡肿毒,风寒湿痹,白带,腰痛,咳嗽。

功效作用

功能

補肺生肌,化瘀止血。

主治

肺癆咳血,吐血,衄血,創傷,燙火傷,癰腫。

用法用量

3-9g。外用:適量,搗敷。

藥理作用

抗炎作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肺結核咯血:二葉舌唇蘭、金不換、山藿香、鴨皂樹、大薊各15g,水煎服。(《常用草藥圖集》)

2、治鼻出血:二葉舌唇蘭、卷柏、虎杖、仙鶴草各15g,水煎服。(《常用草藥圖集》)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塊莖,洗淨、切片曬乾。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塊莖呈橢圓形、卵圓形或類圓形。大小不等,長一般為1-3.5cm,寬0.8-5cm,厚0.5-1.8cm。質緻密而堅實,角質狀;表面灰白色至淡黃白色,微顯半透明,有凹凸不平的皺縮紋,有時為強皺縮。質堅硬不易破碎。破碎面角質樣。略具光澤,淺黃白色。本品溼潤時呈黏液性。氣微、味淡。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蘭科植物二葉舌唇蘭。

形態特徵

植株高30-50cm。塊莖卵狀紡錘形,肉質,長3-4cm,基部粗約1cm,上部收狹細圓柱形,細長。莖直立,無毛,近基部具2枚彼此緊靠、近對生的大葉,在大葉之上具2-4枚變小的披針形苞片狀小葉。基部大葉片橢圓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長10-20cm,寬4-8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收狹成抱莖的鞘狀柄。總狀花序具12-32朵花,長13-23cm;花苞片披針形,先端漸尖。最下部的長於子房;子房圓柱狀,上部鉤曲,連花梗長1.6-1.8cm;花較大,綠白色或白色;中萼片直立,舟狀,圓狀心形,長6-7mm,寬5-6mm,先端鈍,基部具5脈;側萼片張開,斜卵形,長7.5-8mm,寬4-4.5mm,先端急尖,具5脈;花瓣直立,偏斜,狹披針形,長5-6mm,基部寬2.5-3mm,不等側,彎的,逐漸收狹成線形,寬1mm,具1-3脈,與中萼片相靠合呈兜狀;唇瓣向前伸,舌狀,肉質,長8-13mm,寬約2mm,先端鈍;距棒狀圓筒形,長25-36mm,水平或斜的向下伸展,稍微鉤曲或彎曲,向末端明顯增粗,末端鈍,明顯長於子房,為子房長的1.5-2倍;蕊柱粗,藥室明顯叉開;藥隔頗寬,頂部寬1.5mm,下部寬近4mm;花粉團橢圓形,具細長的柄和近圓形的粘盤;退化雄蕊顯著;蕊喙寬,帶狀;柱頭1個,凹陷,位於蕊喙之下穴內。花期6-7(-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北、陝西、甘肅、河北、四川、雲南及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山野林下較陰溼的草地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