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溼湯《普濟方》 - 方劑

除湿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普济方》卷一一八。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着,腰脚疫痛,面足浮肿,腹胀痞满,大便溏,小便,涩,及湿疟,泄痢。①《普济方》: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涩闭。②《增补内经拾遗》:大病后,及疟痢疮疥后,脾土虚弱,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足浮肿,早起则面甚,晚来则足甚。③《张氏医通》:湿热痞满不食。④《医略六书》:脾虚停湿,腰脚肿重,泄泻溺涩,脉缓者。⑤《金匮翼》: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著湿衣而伤湿、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腰脚痹冷。⑥《中国医学大辞典》:伤食兼湿。

  • 名称:除湿汤《普济方》
  • 别名: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金匮要略》、治要除湿汤《仁斋直指》卷十三、除风湿羌活汤《内外伤门辨》卷十
  • 出处:《普济方》卷一一八
  • 主治:寒湿所伤或脾虚停湿,身体重着,腰脚疫痛,面足浮肿,腹胀痞满,大便溏,小便,涩,及湿疟,泄痢。①《普济方》:寒湿所伤,身体重着,腰脚酸痛、大便溏泄,小便涩闭。②《增补内经拾遗》:大病后,及疟痢疮疥后,脾土虚弱,一身之间,惟面与双足浮肿,早起则面甚,晚来则足甚。③《张氏医通》:湿热痞满不食。④《医略六书》:脾虚停湿,腰脚肿重,泄泻溺涩,脉缓者。⑤《金匮翼》: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著湿衣而伤湿、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腰脚痹冷。⑥《中国医学大辞典》:伤食兼湿

組成

平胃散加半夏曲(炒)、藿香、白茯苓、白朮各等分(一方去白朮,用赤茯苓)。

用法用量

用水二盞,加生薑、大棗,水煎服。

主治

寒溼所傷或脾虛停溼,身體重著,腰腳疫痛,面足浮腫,腹脹痞滿,大便溏,小便,澀,及溼瘧,洩痢。①《普濟方》:寒溼所傷,身體重著,腰腳痠痛、大便溏洩,小便澀閉。②《增補內經拾遺》:大病後,及瘧痢瘡疥後,脾土虛弱,一身之間,惟面與雙足浮腫,早起則面甚,晚來則足甚。③《張氏醫通》:溼熱痞滿不食。④《醫略六書》:脾虛停溼,腰腳腫重,洩瀉溺澀,脈緩者。⑤《金匱翼》:坐臥卑溼,或冒雨露,或著溼衣而傷溼、發熱惡寒、身重自汗,骨節疼痛,腰腳痺冷。⑥《中國醫學大辭典》:傷食兼溼。

方義

《醫略六書》溼滯傷脾不能健運,而溼流關節,氣閉不行,故腰腳腫重,洩瀉溺澀焉,蒼朮燥溼強脾,厚朴散滯消腫,陳皮理氣和中,藿香溫中快胃,白朮燥脾溼以健中,半夏理脾溼以醒胃,茯苓滲脾溼,甘草緩中州,生薑以溫散寒溼也,使溼散脾強,則腫退瀉除,而小便亦利矣。此除溼健中之劑,為溼滯傷脾腫瀉之專方。

重要文獻摘要

《張氏醫通》:“除溼湯治溼熱痞滿不食。平胃散加半夏、茯苓、白朮、藿香、生薑、大棗。”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