蓴 - 中藥材

莼,中药名。为睡莲科莼菜属植物莼菜Brasenia schreberi J.F.Gmel.的茎叶。具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湿热痢疾,黄疽,水肿,小便不利,热毒痈肿。

功效作用

功能

利水消腫,清熱解毒。

主治

溼熱痢疾,黃疽,水腫,小便不利,熱毒癰腫。

用法用量

1、內服:煎湯,15-30g;或作羹。

2、外用:搗敷患處。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服。

1、《本草經集註》:“性滑,服食家不可多噉。”

2、《食療本草》:“多食發痔,雖冷而補,熱食之亦壅氣不下,甚損人胃及齒。不可多食,令人顏色惡。又不宜和醋食之,令人骨痿。久食損毛髮。”

3、《開寶本草》:“陳藏器本草雲:按此物溫病起(《綱目》作“後”)食者多死,為體滑脾不能磨。常食發氣,令關節急,嗜睡。”

4、《本草匯言》:“不宜多食久食,恐發冷氣,困脾胃,亦能損人。”

5、《醫林纂要》:“多食腹寒痛。”

6、《食物考》:“病後忌食,病復至死。”

7、《隨息居飲食譜》:“時病忌之。”

8、《本草正義》:“苟非實熱,不可多食。”

藥理作用

經動物試驗,發現有一定抗癌作用。本品的提取物對蔥根的未分化細胞的有絲分裂有較弱的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1、《別錄》:“主治消渴,熱痺。”

2、《本草經集註》:“補,下氣。雜鱧魚作羹,亦逐水。”

3、《新修本草》:“久食大宜人。合鮒魚為羹食之,主胃氣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

4、《食療本草》:“和鯽魚作,下氣止嘔。少食,補大小腸虛氣。”

5、《日華子》:“治熱疸,厚腸胃,安下焦,逐水,解百藥毒並蠱氣。”

6、《醫林纂要》:“除煩,解毒,消痰。”

7、《藥性切用》:“瀉熱解毒,消腫治瘡。”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脾胃氣弱,食飲不下,黃瘦無力:蓴菜、鯽魚各四兩。上以紙裹,炮令熟,去骨,研,以橘皮、鹽、椒、姜,依如茶羹法,臨熟下魚和,空心食之。(《食醫心鏡》)

2、治一切癰疽:春夏用蓴菜莖,冬月用蓴菜子,就於根側尋取,搗爛敷之。用菜亦可。(《保生餘錄》)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清明到秋分可連續採收,以4-7月採收品質最好。在晴朗無風時每日都可以採摘嫩梢及莖葉,鮮用或晾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睡蓮科蓴菜屬植物蓴菜。

形態特徵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橫生,具葉及匍匐枝,匍匐枝節部生根。葉互生於根莖和匍匐枝上;葉柄長25-40cm;葉片浮於水面,橢圓狀長圓形,長5-16cm,寬3-10cm,全緣,上面綠色,下面藍綠色帶紫色,葉脈放射狀,上半部脈有毛,葉脈處皺縮。花梗自葉腋抽出,長約10cm,被柔毛及瓊脂樣的黏質;花露出水面,暗紫色;萼片、花瓣各3,均為條形,長1-1.5cm雄蕊12-18,短於花被,花葯條形;心皮4-18個,柱頭扁平,有長直毛。堅果長圓狀卵形,革質,具宿萼和花柱。種子1-2,卵形。花期6月,果期10-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四川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池塘、河湖或沼澤地。

生長見習

蓴菜喜溫暖,要求生長區域水底平坦,以富含有機質、pH5.5-6.5的淤泥土為好,水層以0.7-1.0m且流動澄清未受汙染的活水為宜;蓴菜喜陽光,因此蓴菜不可和蓮藕、蘆葦等立生水生植物混栽;對肥料要求以氮、磷為主,鉀肥適量即可。

繁殖方式

匍匐莖繁殖。

栽培技術

3月下旬至4月中旬,選擇健壯、無病蟲害的匍匐莖作種株隨挖、隨栽,剪成有2-4個節位、15-20cm長的莖段,每節具飽滿芽1個,寬窄行栽植,寬行行距1m,窄行行距20-25cm,將匍匐莖段斜插或平栽(即兩頭按入泥中,露出芽頭),栽植前後保持10-20cm的淺水層,有利於其生根成活。出苗後水位需加深到30-40cm,到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時,水位逐漸加深到60-100cm,最好有流動澄清、富含礦物質的活水。到秋季,水位逐漸下降到30-40cm,冬季休眠期保持30cm左右的淺水層即可。

病蟲防治

1、病害:主要有葉腐病,可用25%或12%的綠乳銅對水噴灑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2-3次即可。2、蟲害:椎食螺,可用貝螺殺拌細土撒入栽植池中。發現有青苔時,要用波爾多液噴灑。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