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症的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有活性的內膜細胞種植在子宮內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種女性常見婦科疾病。內膜細胞本該生長在子宮腔內,但由於子宮腔透過輸卵管與盆腔相通,因此使得內膜細胞可經由輸卵管進入盆腔異位生長。目前對此病發病的機制有多種說法,其中被普遍認可的是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本病多發生於生育年齡的女性,青春期前不發病,絕經後異位病灶可逐漸萎縮退化。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病理變化為異位內膜週期性出血及其周圍組織纖維化,形成異位結節,痛經、慢性盆腔痛、月經異常和不孕是其主要症狀。病變可以波及所有的盆腔組織和器官,以卵巢、子宮直腸陷凹、宮骶韌帶等部位最常見,也可發生於腹腔、胸腔、四肢等處。

子宮腺肌病是子宮內膜腺體和間質侵入子宮肌層形成瀰漫或侷限性的病變,與子宮內膜異位症一樣,屬於婦科常見病和疑難病。子宮腺肌病多發生於30~50歲左右的經產婦,但也可見於年輕未生育的女性,這可能與各種宮腔操作手術增多有一定關係。約15%的患者合併子宮內膜異位症,約50%合併子宮肌瘤。本病的治療可用藥物干預,也可行手術治療,但根治較難,只有患者絕經後子宮腺肌症方可逐漸自行緩解。故而臨床治療方案的選擇,需結合患者的年齡、症狀及生育要求進行個體化選擇。症狀是,月經失調主要表現為經期延長、月經量增多,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月經前後點滴出血,嚴重的患者可以導致貧血。痛經,特點是繼發性進行性加重的痛經。常在月經來潮前一週開始出現,當經期結束痛經即緩解。痛經初期服用止痛藥物可以緩解,但隨著病情進展,痛經需要服用的止痛藥物劑量明顯增加,使患者無法耐受。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