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刀 - 中藥材
山大刀,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九节Psychotriarubra(Lour.)Poir.的嫩枝及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的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白喉,痢疾,肠伤寒,疮疡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祛風除溼,活血止痛。
主治
感冒發熱,咽喉腫痛,白喉,痢疾,腸傷寒,瘡瘍腫毒,風溼痺痛,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服:10-30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燻洗;或研末調敷;或搗敷。
化學成分
含堆心菊靈和九節素及微量元素鐵、錳、銅、鋅等。
藥理作用
從山大刀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出一種新的萘醌化合物九節素對體外人鼻咽癌(KB)紺胞呈現顯著的細胞毒性,ED50為3.0μg/ml。
相關論述
1、《生草藥性備要》:“幹水殺螆。”
2、《嶺南採藥錄》:“清熱去溼。燻洗痔瘡,煎涼荼多用之。”
3、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祛風除溼,接骨生肌。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白喉,風溼骨痛,腰肌勞損,胸中滯痛,跌打損傷,骨折,毒蛇咬傷,瘡瘍腫毒,久不收口的慢性潰瘍。”
4、《全國中草藥彙編》:“消腫拔毒。主治痢疾,腸傷寒,胃痛,葉外用治外傷出血。”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腸傷寒:山大顏根、葉曬乾研粉。成人每次服2-3g(兒童0.5g),每日3次。
2、治下肢潰瘍:山大顏嫩葉,沸水燙過使葉較軟,如潰瘍面腐肉多,用葉背向潰瘍面貼;如潰瘍面乾淨,用葉面向潰瘍面貼。每日早晚各換藥1次。(1-2方出自《全國中草藥彙編》)
3、治刀傷出血:山大刀葉搗爛或研末敷。(《陸川本草》)
4、治瘡癤:大羅傘葉、土牛膝葉各適量。共搗爛,用酒調,冷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5、治骨折:山大刀根、葉研粉,酒醋調敷患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季採收嫩枝、葉,曬乾或鮮用。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葉皺縮或破碎。完整葉呈橢圓狀矩圓形,長8-20cm,先端尖或鈍,基部漸狹,上面暗紅色,下面淡紅色,側脈腋內可見簇生短柔毛;葉柄長可達2cm。質脆易碎。氣微,味淡。
以枝嫩、葉完整、色帶紅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茜草科九節屬九節。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1-3m。小枝近四稜形,後漸變為圓形,暗黑色。葉對生,紙質;葉柄長8-20mm;托葉膜質,長4-6mm,早落;葉片長圓形、橢圓狀長圓形或倒披針狀長圓形,長8-20cm,寬2.5-7cm,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全緣,除下面脈液內有簇毛外,兩面均無毛,干時暗紅色。聚傘花序常頂生;總花梗極短,近基部3分歧;花小,白色,有短梗;萼筒短,長約2mm,裂片短三角形;花冠漏斗狀,花冠筒長約1.5mm,冠內喉部有白毛,頂端5裂,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2mm;雄蕊5,花葯伸出;子房2窒。核果近球形,長3-6mm,熟時紅色,光滑;種子背面有縱溝。花期8-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我國西南部、南部至東部各地。
道地產區
產於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等地。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林緣、溝谷疏林下及水邊。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