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子根 - 中藥材

红子根,中药名。为蔷薇科植物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的根。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西藏等地。具有清热凉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潮热盗汗,肠风下血,崩漏,疮疖痈疡,目赤肿痛,风火牙痛,跌打损伤,劳伤腰痛,外伤出血。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涼血,化瘀止痛。

主治

潮熱盜汗,腸風下血,崩漏,瘡癤癰瘍,目赤腫痛,風火牙痛,跌打損傷,勞傷腰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

孕婦禁服,氣虛者慎服。

《重慶草藥》:“孕婦禁用,氣虛者慎服。”

相關論述

1、《分類草藥性》:“專治虛勞骨蒸潮熱。”

2、《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療跌打損傷,止筋骨痛。”

3、《重慶草藥》:“行氣,活血,解潮熱。用於調經,治紅崩,牙痛。”

4、《貴州草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鎮痛,斂汗。治勞傷腰痛,腸風下血,盜汗。”

5、《四川常用中草藥》:“除溼,清血熱。”

6、《貴州民間方藥集》:“清熱涼血,化瘀止血。治火眼,刀傷出血,疔瘡。”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血崩:(紅子)根15-30g,水煎服。(《恩施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9-10月採挖,洗淨,切段,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薔薇科植物火棘。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高達3m。側枝短,先端成刺狀,嫩枝外被鏽色短柔毛,老枝無毛。葉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柄短,無毛或嫩時有柔毛;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1.5-6cm,寬0.5-2cm,先端圓鈍或微凹,有時具短尖頭,基部楔形,不延連於葉柄,邊緣有鈍鋸齒,近基部全緣。花兩性,集生復傘房花序;花梗長約1cm;萼筒鍾狀;萼片5,三角形,先端鈍;花瓣近圓形,白色;雄蕊20,花葯黃色;花柱5,離生,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果實近球形,直徑約5mm,橘紅色或深紅色。花期3-5月,果期8-11月。

分佈區域

西南及陝西、江蘇、浙江、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西、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2800m的山地、丘陵陽坡灌叢、草地及河溝路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