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 - 中藥材

竹茹,中药名。为禾本科毛竹属植物青秆竹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Rinocalamus beecheyanus(Munro)Mc Clure var.pubescens P.F.Li或淡竹PhyILostachys nigra(Lodd.)Munrovar.henonis(Mitf.)Stapf ex Rendle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化痰,除煩,止嘔。

主治

1、用於痰熱咳嗽,膽火挾痰,驚悸不寧,心煩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2、西醫診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急慢性咽炎等屬於熱痰壅肺者,慢性胃炎、膈肌痙攣、早孕反應等屬於胃熱阻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6-10g。清熱化痰宜生用,清胃止嘔宜薑汁炙。

注意事項

寒痰咳嗽、胃寒嘔逆及脾虛洩瀉者禁服。

化學成分

含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物、2,5-二甲氧基-對-苯醌、β-羥基苯甲醛、丁香酚等。

藥理作用

竹茹粉體外對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傷寒勞復,小兒熱癇,婦人胎動。”

2、《藥性論》:“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婦人血熱崩淋,胎動,及小兒風熱癲癇,痰氣喘咳,小水熱澀。”

4、《別錄》:“主嘔啘,溫氣寒熱,吐血崩中,溢筋。”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傷損內痛:兵杖所加,木石所迮,血在胸、背、脅中刺痛。用青竹茹、亂髮各一團,炭火炙焦為末。酒一升,煮三沸,服之。三服愈。(《千金方》)

2、月水不斷:青竹茹微炙,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服。(《普濟方》)

3、婦人損胎:孕八、九月,或墜傷,牛馬驚傷,心痛。用青竹茹五兩,酒一升,煎五合服。(《子母秘錄》)

相關配伍

1、竹茹配瓜蔞:竹茹甘寒而潤,功專清化熱痰;瓜蔞甘微苦寒,善清肺潤燥化痰。兩藥伍用,相得益彰,可增強清肺化痰之功。適用於肺熱壅盛,咳嗽痰黃之證。

2、竹茹配枳實:竹茹甘寒清降,清肺化痰,清胃止嘔;枳實辛散溫通,降氣消痰,散結除痞。兩藥伍用,共奏清熱化痰、和胃降逆之功。適用於胃熱痰盛,胃氣上逆,噁心嘔吐,胸悶痰多。

3、竹茹配半夏:竹茹甘寒清降,清肺化痰,清胃止嘔,長於清熱痰而止嘔;半夏辛溫而燥,燥溼化痰,消痞除滿,善化溼痰而止嘔。兩藥伍用,一寒一熱,相互為用,有健脾燥溼、和胃止嘔之功。適用於脾胃不和,胃氣上逆之噁心、嘔吐、呃逆等。

4、竹茹配橘皮:竹茹甘寒清降,清熱止嘔,下氣消痰;橘皮辛溫性緩,理氣健脾,和胃降逆。兩藥伍用,一寒一溫,溫清相濟,可增強和胃降逆之功,尤善除胃中寒熱。適用於脾胃虛弱,寒熱錯雜之脘腹脹滿、噁心嘔吐、呃逆等。

鑑別用藥

1、竹茹、竹瀝與天竺黃:竹茹藥力較弱,主治痰熱喘咳、煩熱不眠之證,但兼清胃止嘔、涼血止血,尚可用於胃熱嘔吐及血熱出血證。竹瀝、天竺黃力強而兼定驚之功,凡痰火內結之痰壅喘急、中風痰迷、驚癇癲狂,均可用之。但竹瀝性滑,祛痰力強,寒痰及便溏忌用。天竺黃甘緩,清化熱痰之功與竹瀝相似而無寒滑之弊,又兼清心定驚之功,多用治中風痰迷、癲狂驚風證。

2、蘆根與竹茹:二者均甘寒而善清胃止嘔、除煩,主治胃熱嘔吐。但蘆根為清熱瀉火藥,又能生津止渴、利尿,可用於熱病傷津口渴、熱淋澀痛、小便短赤;竹茹屬清化熱痰藥,尤善治肺熱咳嗽,咯痰黃稠。

3、半夏與竹茹:二者均有化痰止嘔作用,可用治痰證及嘔吐等。然竹茹甘微寒,功專清熱化痰,除煩止嘔,兼能涼血止血,用於痰熱咳嗽、心煩不眠、胃熱嘔吐及血熱岀血證;半夏為辛溫之品,長於燥溼化痰,降逆止嘔,兼能消痞散結,用於寒痰、溼痰、胃寒嘔吐及癰疽腫痛、瘰癧痰核等。

相關藥品

小兒止嗽丸、腦震寧顆粒、抗腮靈糖漿。

相關方劑

溫膽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竹茹湯(《普濟本事方》)、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竹茹阿膠湯(《產孕集》)、竹茹麥門冬湯(《古今醫統》)。

藥膳食療

鮮蘆根竹茹粥:

1、功效:清熱化痰、止咳平喘。適用於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症見胸痛咳嗽氣喘、痰稠色黃、發熱、煩渴引飲、小便少黃等。

2、原材料:鮮蘆根60克,竹茹15克,粳米50克。

3、做法:先將粳米洗淨加水適量。煮成稀粥,待米將爛時,加入蘆根竹茹藥液(提前煮好),以文火煮15分鐘左右,調味食用。

4、用法:佐餐食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制,取新鮮莖,除去外皮,將稍帶綠色的中間層刮成絲條,或削成薄片,捆紮成束,陰乾。

炮製方法

1、竹茹:除去雜質,切段或揉成小周。

2、姜竹茹:取淨竹茹,照薑汁炙法炒至黃色。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置通風乾燥處,防黴、防蛀。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為捲曲成團的不規則絲條或呈長條形薄片狀。寬窄厚薄不等,淺綠色、黃綠色或黃白色。纖維性,體輕鬆,質柔韌,有彈性。氣微,味淡。

飲片性狀

1、竹茹:參見“藥材”項。

2、姜竹茹:形如竹茹,微具焦斑和薑辣味。

3、炒竹茹:形如竹茹,黃綠色,微具焦斑。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禾本科毛竹屬植物青稈竹、大頭典竹或淡竹等。

形態特徵

1、青稈竹: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植株叢生,無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達15m,徑約6cm。頂端不彎垂,竿的節上分枝較多;節間圓柱形,竿的節間和籜光滑無毛。

2、大頭典竹:植株木質化,是喬木狀。竿高達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節上通常具毛環,節間通常較短;籜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貼生前向刺毛;釋片基部較狹;釋舌較長,長約5mm;小穗通常呈麥稈黃色;內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較長而密的緣毛。葉鞘通常被毛;葉舌較長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筍期6-7月。

3、淡竹:植株木質化,呈喬木狀。竿高6-18m,直徑5-7cm,成長後仍為綠色,或老時為灰綠色,竿環及籜環均甚隆起。籜鞘背面無毛或上部具微毛,黃綠至淡黃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點和條紋;籜耳及其繸毛均極易脫落;籜葉長披針形,有皺摺,基部收縮;小技具葉1-5片,葉鞘鞘口無毛;葉片深綠色,無毛,窄披針形,寬1-2cm,次脈6-8對,質薄。穗狀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狀的圓錐花序;小穗含2-3花,頂端花退化,披針形,具微毛;外稃銳尖,表面有微毛;內稃先端有2齒,生微毛,長12-15mm;鱗被數目有變化,3至1枚或缺如,披釷形,長約3mm;花葯長7-10mm,開花時,以具有甚長之花絲而垂懸於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頂生一長形之花柱,兩者共長約7mm,柱頭3枚,呈帚刷狀。筍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分佈區域

1、青芉竹:分佈於廣東、廣西。

2、大頭典竹:分佈於廣東、廣西及海南。

3、淡竹:分佈於山東、河南及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長江流域和南方各省。

生長環境

1、青稈竹:多生於平地、丘陵。

2、大頭典竹:生於山坡、平地或路旁。

3、淡竹:多生於丘陵及平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