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風天麻散 - 方劑

肝风天麻散,中医方剂名。出自《金匮翼》卷一。主治肝中风。临床常用于脑血管病肝阳上亢证者。

  • 名称:肝风天麻散
  • 出处:《金匮翼》卷一
  • 主治:肝中风

組成

天麻二兩,川芎、人參、甘菊各一兩,犀角七錢,烏蛇三寸,羚羊角、柏子仁、酸棗仁、鉤藤各一兩五錢。

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一錢匕,漸加至二錢匕,以豆淋酒送下,日三夜一。

主治

肝中風。

方義

本方為肝風內動之證而設,具有平肝熄風,清熱養心之功。方中天麻、鉤藤清熱平肝,熄風止痙;犀角、羚羊角清熱熄風,安神定驚;柏子仁、酸棗仁養心安神;烏蛇祛風通絡;人參、川芎益氣活血。諸藥相合,清熱邪,養心神,平肝陽,熄內風,則諸症可除。

運用

本方主要運用於腦血管病肝陽上亢證者。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金匱翼》:“新定肝風天麻散:天麻二兩,川芎一兩,人參一兩,犀角七錢,羚羊角一兩五錢,烏蛇三寸,柏子仁、酸棗仁、鉤藤各一兩半,甘菊一兩。上為散,豆淋酒下一錢匕,漸加至二錢匕,日三夜一。”方論選錄1.《中風病防治研究》:“尤氏雖立中風八法,並從失音不語、口眼喁斜、半身不遂三類證型進行辨證論治,但考慮到‘風氣善行而數變’,方藥龐雜失旨,遂在八法急救之後,按五臟中風分治,以隨證緩調,起到拋磚引玉之用。並統一命名為新定蓯蓉丸、新定肺風人參湯、新定脾風白朮湯、新定心風犀角丸、新定肝風天麻散,以持簡馭繁。”2.《中醫必讀百部名著內科卷》:“《金匱要略》治中風之方僅有侯氏黑散、風引湯、頭風摩散、防己地黃湯,且疑為宋時補入,其組方龐雜,不便使用。尤氏提出‘開關、固脫、洩火邪、轉大氣、逐痰涎、除熱風、通竅隧、灸腧穴’八法,以應臨證之變,並自創五臟中風分治之方:腎風蓯蓉丸、肺風人參湯、脾風白朮湯、心風犀角丸、肝風天麻散等。而對於中風失音不語、口眼歪斜、偏風等另立專篇,補仲景之未備。”3.《傷寒論思維與辨析》:“風氣通於肝,諸風掉眩皆屬於肝,故‘中風之病,其本在肝’。‘雖五臟各有中風之症,然風在他髒,則又顯他髒之證矣。豈如今人之所謂中風哉’。明確提出五臟各有中風,並於其後擬治療之方,如腎風蓯蓉丸、肺風人參湯、脾風白朮湯、心風犀角丸、肝風天麻散等。”4.《中風病辯證論治》:“清·尤怡指出:‘中風之病,其本在肝……五臟各有中風之症。在治療上,故立中風八法:一曰開關,二曰固脫,三曰洩大邪,四曰轉大氣,五曰逐痰涎,六曰除熱風,七曰通竅隧,八曰灸腧穴。’尤其是創立了五臟中風病的分治方劑:‘腎風蓯蓉丸、肺風人參湯、脾風白朮湯、心風犀角丸、肝風天麻散。’(《金匱翼·中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