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中散 - 方劑

百中散,中医方剂名。出自《是斋百一选方》卷六引魏不伐方。主治一切痢,不问赤白,或一日之间一二百行。

  • 名称:百中散
  • 别名:百水散(《普济方》)
  • 出处:《是斋百一选方》卷六引魏不伐方
  • 主治:一切痢,不问赤白,或一日之间一二百行

組成

罌粟殼(去上下蒂及穰,剉成片子,蜜炒令赤色,淨稱)二兩半(90g),厚朴(去粗皮,淨稱,用生薑汁淹一宿,炙令薑汁盡為度)二兩半(90g)。

用法用量

古代: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米飲調下。現代:米殼水浸少頃提起,去膜後,用白蜜炒黃色。厚朴切碎,以薑汁拌勻,炒令香熟淨,稱90g,同為細末。每服15g,以清米湯少加蜜調下。

主治

一切痢,不問赤白,或一日之間一二百行。

方義

方中罌粟殼斂肺澀腸,蜜炙增益氣養陰之效;厚朴下氣寬中,姜制後增和中止痢之效。二者結合使用,使得止痢之效得增,則痢疾得解。

使用注意

忌生冷、油膩、魚鮮、毒物。

重要文獻摘要

《世醫得效方》:“百中散,治一切痢。不問赤白,或一日之間一二百行,不一服便疏,再二三服即愈。”《東醫寶鑑》:“百中散,治一切痢。無問赤白,二三服便愈。罌粟殼蜜炒辦色、厚朴姜制各二兩半。右為末。每二三錢。空心,米飲詞下。忌生冷毒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