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交穴 - 別陽、足髎、足窌 - 針灸穴位

阳交,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别阳、足髎、足窌。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7寸,腓骨后缘。在腓骨长肌附着部,有腓动、静脉分支,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主治惊狂、癫痫、瘛疭、胸胁满痛、下肢痿痹。直刺1-1.5寸。

名詞釋義

外側為陽。交,指交會。穴在外踝上七寸,為足少陽與陽維脈之會,故名陽交。

功能作用

舒筋活絡,息風鎮痙,理氣消腫。

定位

小腿外側,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

解剖

在腓骨長肌附著部,有腓動、靜脈分支,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詳細主治

1、驚狂、癲癇等神志病證。 2、癲癇、瘛瘲。 3、胸脅滿痛。 4、下肢痿痺。

詳細操作

正坐或側臥,於小腿外側,外踝尖上7寸腓骨後緣處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壯,或艾條灸10-1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腓淺神經疼痛或麻痺、坐骨神經痛、下肢癱瘓、肝炎、胸膜炎、喘息、腳氣、面腫等。

配伍

1、配陽輔穴、絕骨穴、行間穴治腿足麻木。 2、配足三里穴、陰陵泉穴、三陰交穴、血海穴、梁丘穴治膝腫痛,小腿寒痛。 3、配解溪穴治驚悸怔忡。 4、配臨泣穴治胸滿。 5、配豐隆穴、承漿穴治面腫。 6、配完谷穴、天容穴、氣舍穴、天鼎穴、尺澤穴、合谷穴、商陽穴、陽溪穴、中渚穴、前谷穴、商丘穴、然谷穴治痺。 7、配合谷穴、湧泉穴治喑不能言。 8、配解溪穴治驚悸怔忡。

相關論述

1、《甲乙》:“寒厥癲疾,噤吤瘈瘲,驚狂,陽交主之。” 2、《會元針灸學》:“陽交者,從陽陵內斜,交於陽明,使陽維之回郄,直交太陽,此三陽之交,故名陽交。” 3、《腧穴命名匯解》:“陽交,交指會,此穴為足少陽膽經、陽維之會。《經穴籙要》載:胃經行前,膀胱經行後,而膽經行前後兩經分肉之間,腎與膀胱皆為陽經,故名陽交。”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