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再次興起期

在70年代末,由於l-dopa藥物副作用的出現,外科手術治療帕金森重新被人們所認識,標誌著立體定向外科的再次復興。

其主要是以神經外科手術方法的重新再生為特徵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出現了ct、mri和數字血管造影等新技術,提供了更加精確的解剖學資料。

ct和核磁共振可提供丘腦的軸位結構和丘腦內囊和蒼白球內囊的邊緣定位的清晰解剖細節。

因此在功能外科中以影像為基礎的立體定向手術對皮質下靶點定位具有潛在的用途。

同時在這個時期微電極記錄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也為靶點的選擇、靶點範圍的確定提供了精確的功能性指標。

在這一時期的主要特徵是蒼白球和丘腦靶點位置的改變。

蒼白球毀損的位置由先前的內或/和外側蒼白球的前外側部發展為內側蒼白球的腹後內側部。

蒼白球毀損術的重新使用提供了治癒l-dopa藥物副作用的機會,並且使患者重新獲得藥物治療的益處。

透過行蒼白球腹後外側部毀損術的臨床應用而使內側蒼白球作為主要靶點的選擇重新復活,其成功主要由於這種手術對異常的不隨意運動的顯著治療作用。

並在1992年報導了他們在1985年至1990期間實施的38例蒼白球腹後內側部毀損術治療帕金森病的臨床結果,他們中的大部分表現為震顫誘導的運動障礙症狀的持續減輕,而且對腿部痙攣、僵硬、步態紊亂及運動功能減低等症狀也有明顯減輕。

同時丘腦毀損術也是重要的手術方法,在微電極記錄技術的幫助下,對震顫抑制的最佳靶點已經由vim核替代了腹外側核。

但兩側毀損術式的風險/療效比又被提出來。

顯然,雙側丘腦手術有明顯的語言、步態和記憶紊亂的風險,一些人認為雙側蒼白球毀損術也帶來了不可接受的語言障礙和智力障礙風險。

在這個時期神經移植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手術方法而開展起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