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截瘧飲 - 方劑
柴胡截疟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医宗金鉴》卷四十二。为治疟剂。具有祛邪截疟,和解表里之功效。主治正疟证。症见先有呵欠乏力,继则寒栗,寒罢则内外皆热,头痛面赤,口渴引饮,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舌红,苔薄白或黄腻,脉弦。间隔一日,上述症状复作。
- 名称:柴胡截疟饮
- 出处:《医宗金鉴》卷四十二
- 分类:治疟剂
- 功用:祛邪截疟,和解表里
- 主治:正疟
組成
小柴胡湯(柴胡、黃芩、人參、甘草、半夏、生薑、大棗)加常山、檳榔、烏梅、桃仁。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加生薑、大棗,水煎,並滓露一宿,次日發前一二時,小溫服;噁心,以糖拌烏梅肉壓之。
功用
祛邪截瘧,和解表裡。
主治
正瘧。症見先有呵欠乏力,繼則寒慄,寒罷則內外皆熱,頭痛面赤,口渴引飲,終則遍身汗出,熱退身涼,舌紅,苔薄白或黃膩,脈弦。間隔一日,上述症狀復作。
方義
方中柴胡,入肝膽,透洩與清解少陽,為君藥;黃芩,清洩少陽半表半里之熱,檳榔驅蟲行氣消積,共為臣藥;半夏、生薑,和胃降逆止嘔,人參、大棗、山藥益氣健脾扶正以祛邪,烏梅、桃仁活血化瘀消積共為佐藥;甘草為使,調和諸藥藥性。
運用
本方主治正瘧,以寒戰壯熱,休作有時,舌紅苔薄白或黃膩,脈弦為辨證要點。現代常用於治療瘧疾而屬邪鬱少陽者。
加減化裁
甚者,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兼溼滯而見脘悶苔膩者,去人參、大棗之膩滯,加蒼朮、厚朴等理氣化溼,裡熱盛而見舌紅苔黃燥,脈弦數者,加石膏清洩裡熱。
使用注意
方中常山有毒,用量不宜過大,孕婦慎用。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