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臭椿皮 - 中藥材
大果臭椿皮,中药名。为苦木科植物大果臭椿Ailanthusaltissima(Mill.)Swinglevar.sutchuenensis(Dode)Rehd.etWils.的根皮。分布于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具有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痢疾,便血,崩漏,带下,疮痈。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燥溼,解毒殺蟲。
主治
用於痢疾,便血,崩漏,帶下,瘡癰。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熬膏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夏季採挖取根部,颳去粗皮,剝取根白皮,切絲,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苦木科植物大果臭椿 。
形態特徵
大果臭椿:又名白家香、臭椿。落葉喬木,高10-30m。樹皮灰色或淡褐色,幼枝無毛,紅褐色,有光澤。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柄紫色,長5-10mm;葉片卵狀披針形,通常較大,長9-14cm,寬1.5-7.5cm,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至圓形,邊緣無纖毛,近基部兩側有粗齒1-2對,每粗齒背面有1腺體。花小,雜性,白色帶綠,排成多分枝的圓錐花序,長35-50cm;花瓣長約2.5cm,兩面均被柔毛,雄花有雄蕊10,長於花瓣,花絲基部被粗毛;雌花中雄蕊短於花瓣,心皮5,花柱扭曲,粘合,柱頭5裂。翅果長圓狀橢圓形,長4.5-7cm,寬1.5-2cm,微帶紅褐色。種子1顆,位於翅果的近中部。花期6月,果期7-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西、湖北、湖南、四川、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700-2500m的路旁、溝邊雜木林或灌叢中。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