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心病的中醫治療

急性期治療:

  (1)風熱外襲:治療原則:辛涼解表。

  方藥:銀翹散(《溫病條辨》)加減。用銀花,連翹、竹葉、荊芥、牛蒡子、豆鼓、桔梗、 甘草、蘆根。

  方義分析:方中以銀花、連翹為君,有辛涼透邪清熱,芳香闢穢解毒之功;荊芥、豆鼓助君藥開皮毛而透邪;牛子、桔梗宣肺利咽,甘草清熱解毒;竹葉清上焦熱;蘆根清熱生津。

  加減:若頭脹痛較甚者,加桑葉、菊花清利頭目。若咳嗽痰多者,加貝母、前胡、杏仁

  化痰止咳:若咽喉紅腫疼痛者,配土牛膝、元參解毒利咽。若熱毒症狀明顯者,配大青葉、蒲公英等清熱解毒。

(2)氣虛感邪:治療原則:益氣解表,散風祛邪。

  方藥:參蘇飲(《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加減。用人參、蘇葉、葛根、前胡、半夏、茯苓、 陳皮、甘草、桔梗、枳殼、木香、羌活、獨活。

  方義分析:方中以人參、甘草、茯苓補氣以祛邪;蘇葉、葛根、前胡疏風解表,;半夏、枳殼、桔梗宣理肺氣,化痰止咳;陳皮、木香理氣和中;羌活、獨活散風寒以祛邪。

  加減:若平素表虛自汗,易受風邪者,加防風。黃芪、煅牡蠣益氣固表。若痰多者,加紫菀、杏仁化痰止咳。

(3)陰虛發熱:治療原則:滋陰解表。

  方藥:加減葳蕤湯(《通俗傷寒論》)化裁。用玉竹、生蔥白、桔梗、白薇、淡豆鼓、蘇薄荷、炙甘草、g薟草、海桐皮、紅棗。

  方義分析:方中以生葳蕤甘平柔潤滋陰益液而資汗源;配生蔥白、桔梗、淡豆鼓、蘇薄荷解表宣肺,止咳利咽,為臣藥;白薇涼血清熱而除煩渴;炙甘草、紅棗甘潤滋脾。諸藥配合,使滋陰清熱而不礙解表,發汗解表而不傷陰氣,故適用於陰虛而有風熱表證之病人;g薟草、海桐皮散風祛溼,通絡止痛且藥性不溫,免燥傷陰之弊。

  加減:若口乾渴明顯者,加沙參、麥冬以養陰生津。若熱毒盛者,加公英、地丁、牡丹皮清熱解毒。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