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唇矯正術 - 醫療美容

厚唇指唇组织增厚,红唇部增宽而外露过多,唇显突出。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或人种有关。唇黏膜与唇腺的慢性炎症增生亦可表现为厚唇。厚唇矫正术是在上下唇红唇皮肤与粘膜交界处,视唇厚程度梭形或锯齿形切除一条口腔粘膜和肌肉,然后直接拉拢缝合切口,使厚唇改薄。厚唇矫正术效果通常可长期维持。该方法采用口唇内切口,术后少有明显人工痕迹;手术效果维持较久。

  • 标题:厚唇矫正术
  • 其他名:厚唇修薄术、嘴唇变薄术、厚唇组织切除术
  • 常用名:厚唇改薄、厚唇矫正、缩唇
  • 科室分类:整形外科、医疗美容科
  • 解剖部位:唇部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 操作方式:开刀手术
  • 疼痛感:轻度疼痛
  • 手术时长:1~1.5小时
  • 治疗周期:单次
  • 效果持续:长期
  • 参考价格:2000~6000元
  • 恢复时间:3~6个月

適用人群

1、先天性唇肥厚者。2、紅唇內側口腔黏膜發育過度者。3、紅唇慢性炎症增生患者。4、雙側或上下唇紅部不對稱者。5、對唇部厚度有特殊美觀要求的患者。

禁忌人群

1、有傳染性疾病或其他身體炎症者。2、月經期或妊娠期女性。3、心理障礙或精神異常者。4、不切實際,對手術效果過分迷信者。5、存在高血壓、糖尿病等嚴重全身慢性疾病且未控制者。6、凝血功能障礙史或使用抗凝藥物者。7、瘢痕增生體質者。8、唇部存在口腔潰瘍、毛囊炎等,感染灶患者應暫緩手術。

技術/手術風險

1、唇紅黏膜切除不足術中由於術區腫脹、區域性麻醉藥影響等因素,可能出現唇紅黏膜切除不足,厚唇不能完全矯正。2、唇紅黏膜去除過多如果術中切除唇紅黏膜過多,可能出現唇紅過薄,以及不能正常閉口和牙齒露出。3、唇紅黏膜雙側不對稱一般由於雙側唇紅黏膜組織去除不均勻導致。4、唇紅切口瘢痕唇紅切口瘢痕影響唇部外形,部分引起唇部不適。出現上述併發症時,及時就醫治療。

效果說明

維持時間:厚唇矯正術的效果一般可以長期維持。影響因素:厚唇矯正適用於先天性唇肥厚者及慢性炎症增生者,雙側或上下唇紅部不對稱者也可選擇該術式。但受個人體質、操作規範、術後護理等因素的影響,不同患者術後的效果及維持時間會有差異。時間變化:由於厚唇矯正術屬於一種不可逆手術,故其效果基本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

術後護理

1、嚴重腫脹期(0天~3天)術後腫脹較為明顯。建議術後將創口覆蓋,1~2日後再行暴露,每天用藥水擦拭創面1~2次,並一天兩次塗抗生素藥軟膏;保持區域性清潔乾淨,減少口唇部活動;術後3天內每日冰敷,有助消腫;食用流質食物;術後應用用抗生素3~5天,防止感染髮生。2、快速消腫期(4天~7天)此時腫脹依舊明顯,輕度疼痛。應保持區域性清潔乾淨,減少口唇部活動;每日用漱口液,如硼砂、多貝爾氏液,含漱4~6次,注意術後的口腔清潔。3、持續消腫期(8天~14天)口內黏膜上的縫線,可任其自行脫落或待兩週後拆除,以免過早拆線,張口的活動過大使創口裂開。建議兩週內不可吸菸,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清潔。4、拆線日(15天)因為術式不同,需按醫囑到院拆線(通常為術後15天)。應保持傷口清潔,防止感染;拆線後24小時內傷口不能沾水;不可用力揉搓傷口;注意飲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5、組織恢復期(16天~30天)基本恢復,不是最終效果需耐心等待恢復。近期內,禁忌搓揉、擠壓、撞擊、按摩唇部部位,還禁忌做一些有關唇部的誇張表情。6、效果穩定期(31天~90天)組織恢復,效果慢慢明顯,呈現較佳狀態。若有任何問題隨時複診。

術前注意

1、進行醫患溝通,瞭解厚唇矯正術的流程和風險,做好心理準備。2、完善術前檢查,包括常規檢查如血常規、凝血功能等。排除手術禁忌。3、術前遵醫囑停用抗凝藥物等。4、術前一週禁菸酒。5、術前一週保持飲食清淡,禁辛辣刺激食物。6、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患者,面診時應向醫生告知病情。7、術前確定無傳染性疾病或其他身體炎症。8、術前不要化妝,保持面部清潔。9、女性要避開月經期、哺乳期和妊娠期。

相關醫學知識

口唇在面部表情中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厚唇美還是薄唇美,眾說紛紜,然而唇部形態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關注,臨床工作中不少求美者要求改變嘴唇的厚度。唇部的厚度是指上、下唇輕閉時,上、下唇中央的紅唇部厚度。厚唇是指紅唇部較為肥厚,可同時發生於上、下唇,也可單發生於上唇或下唇。上唇紅唇厚度平均值,根據近年的研究,男性為10.44毫米,女性9.19毫米,下唇紅唇厚度平均值,男性為10.13毫米,女性為9.03毫米。引起厚唇的原因很多,大多為先天性唇肥厚,也有因某些疾病以及外傷、手術等引起的唇肥厚。

優劣勢

1、優點採用口唇內切口,術後少有明顯人工痕跡;手術效果維持較久。2、缺點術後需限制下頜骨運動,以免造成患側創口裂開;術後所需恢復時間相對較長;術後可能出現閉口時牙齒外露和感染等併發症。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