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耆莖葉 - 中藥材

黄耆茎叶,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黄耆或内蒙黄耆等的茎叶。功能主治为:疗渴及筋挛,痈肿,疽疮。

功效作用

功能

生津止渴,舒筋活血,消腫療瘡。

主治

《別錄》:療渴及筋攣,癰腫,疽瘡。

相關論述

《本草正義》:黃耆莖葉療渴,亦升清滋液之功。治筋攣者,亦稟溫和之性,而且有宣通絡詠之力也。其治癰腫疽瘡,則莖葉有外行性,乃能疏通氣血,而消腫化壅,與根之偏於補益者,固自有別耳。

植物學資訊

形態特徵

①黃耆,又名:膜莢黃耆、東北黃耆。多年生草本,高50~80釐米。主根深長,棒狀,稍帶木質。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光滑或多少被毛。單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6~13對,小葉片橢圓形、長橢圓形或長卵圓形,長5~23毫米,寬3~10毫米,先端鈍尖,截形或具短尖頭,全緣,上面光滑或疏被毛,下面多少被白色長柔毛;托葉披針形或三角形。總狀花序腋生,具花5~22朵,排列疏鬆;苞片線狀披針形;小花梗被黑色硬毛;花萼鐘形,萼齒5,甚短,被黑色短毛或僅在萼齒邊緣被有黑色柔毛;花冠淡黃色,蝶形,長約16毫米,旗瓣長圓狀倒卵形,先端微凹,翼瓣和龍骨瓣均有長爪,基部長柄狀;雄蕊10,2體;子房被疏柔毛,子房柄長,花柱無毛。莢果膜質,膨脹,半卵圓形,長2~2.5釐米,直徑0.9~1.2釐米,先端尖刺狀,被黑色短毛。種子5~6粒,黑色、腎形。花期6~7月。

②內蒙黃耆

形態極似上種,主要區別為小葉較多(12~18對)較小,小葉片通常為橢圓形,長4~9毫米;子房及莢果光滑無毛,莢果寬11~15毫米。

分佈區域

主產山西、甘肅、黑龍江、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北等地亦產。

生長環境

生於草坡。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