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蓯蓉湯 - 方劑
桂枝苁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四圣心源》卷六。具有清风热,去寒湿之功效。主治肝脾湿陷,脂血郁腐之痢疾。
- 名称:桂枝苁蓉汤
- 出处:《四圣心源》卷六
- 功用:清风热,去寒湿
- 主治:肝脾湿陷,脂血郁腐之痢疾
組成
甘草一錢,桂枝三錢,芍藥三錢,丹皮三錢,茯苓三錢,澤瀉三錢,橘皮三錢,肉蓯蓉三錢。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水煎大半杯,溫服。
功用
清風熱,去寒溼。
主治
肝脾溼陷,脂血鬱腐之痢疾。
方義
肝脾溼陷,脂血鬱腐,法當燥溼疏木,而以蓯蓉滋肝滑腸,盡行腐瘀為善;若結澀難下,須用重劑蓯蓉,盪滌陳宿,使滯開痢止,然後調其肝脾。
加減化裁
溼寒,加乾薑;溼熱,加黃芩;後重,加升麻。
重要文獻摘要
《醫學摘粹》:“如土溼木鬱,宜清風熱而去寒溼者,以桂枝蓯蓉湯主之。”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