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凍瘡的中成藥

  凍瘡是機體區域性遭受低溫侵襲引起的組織損傷,多發生於身體的末梢部位和暴露部位,如手、足、鼻尖、耳廓和麵頰等處。每至冬季,老瘡處容易再發,凍瘡的程度可分為輕、重症。

輕症:初起在受凍部位,面板先是蒼白、麻木冷感,繼則水腫或青紫形成瘀斑,自覺灼痛、瘙癢,有的區域性水腫,出現大小不等的水皰,疼痛,微癢,如無感染,逐漸乾枯,結成黑痂,不久脫落而愈。其損害面板淺層或全層,一般稱為凍瘡。

重症:初起受凍部位面板出現蒼白,冷痛麻木,觸覺喪失,繼則暗紅漫腫,水皰破後創面呈紫色,出現潰爛,甚則損傷肌肉筋骨,常呈乾燥黑色壞死,患處感覺、運動功能完全喪失。繼發嚴重感染時,可伴有寒戰、高熱等全身症狀。

中醫認為,本病多為寒冷侵襲,氣滯血瘀,區域性血液迴圈障礙,氣血執行不暢,組織缺氧所致,當以活血化瘀、溫經散寒、消腫止痛為治,可選用下列中成藥外治方。

雲南白藥對早期紅斑型凍瘡,可取雲南白藥酊,用藥棉沾少許外搽患處,每天3~4次,連續1~2周;對未破潰的凍瘡,可取雲南白藥適量與黃酒適量調敷患處;若已破潰者,可將白藥粉撒於破潰處,消毒紗布包紮,次日便可結痂,1周內可愈。若在每年冬至後每日取雲南白藥酊外搽易生凍瘡處,還可預防凍瘡。

風油精將患處洗淨,取本品少許塗搽患處,接著用手輕輕地揉搓,直至區域性發熱,每日3次,連續3周,適用於凍瘡初起,區域性紅腫硬痛者,但凍瘡破潰者不宜使用。在冬季來臨時,每日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可預防凍瘡。此外,用正骨水等亦可。

麝香虎骨膏每晚臨睡前,用熱水洗燙患處5~10分鐘,至區域性發熱,然後擦乾,取貼膏剪成略大於患處面積貼於患處,24小時換藥1 次,適用於凍瘡初起,區域性發熱,紅腫硬結,奇癢疼痛者。面板已破潰或水皰形成及對本品過敏者不宜使用。此外,雲南白藥貼膏、麝香追風膏等亦可。

複方丹參液複方丹參液7毫升,丙二醇3毫升,二藥合併,置瓶中備用。每日3次,取本品少許外搽患處,並揉搓至區域性發熱,適用於凍瘡初起,區域性紅腫硬痛者。

中華跌打丸根據患處大小,取本品5~7丸,研細,加白酒適量調為稀糊狀外敷患處,外用紗布、膠布固定,每日1換,連續3~7天,適用於青紫瘀斑型凍瘡,凍瘡已破潰者不宜。

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