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勝溼湯 - 方劑

羌活胜湿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脾胃论》。为祛湿剂。具有祛风,胜湿,止痛之功效。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属风湿在表者。

  • 名称:羌活胜湿汤
  • 出处:《脾胃论》
  • 分类:祛湿剂-祛风胜湿剂
  •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 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

歌訣

羌胡勝溼羌獨芎,甘蔓蒿本與防風,溼氣在表頭腰重,發汗昇陽有奇功。

組成

羌活、獨活各一錢(各6g),藁本、防風、甘草(炙)各五分(各3g),蔓荊子三分(2g),川芎二分(1.5g)。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2、古代用法:上㕮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食後溫服。

功用

祛風,勝溼,止痛。

主治

風溼在表之痺證。肩背痛不可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苔白,脈浮。

方義

本方主治為風溼在表,其證多由汗出當風,或久居溼地,風溼之邪侵襲肌表所致。風溼之邪客於太陽經脈,經氣不暢,致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風溼在表,宜從汗解,故以祛風勝溼為法。方中羌活、獨活共為君藥,二者皆為辛苦溫燥之品,其辛散祛風,味苦燥溼,性溫散寒,故皆可祛風除溼、通利關節。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風溼,獨活善祛下部風溼,兩藥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風溼,通利關節而止痺痛。臣以防風、藁本,入太陽經,祛風勝溼,且善止頭痛。佐以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蔓荊子祛風止痛。使以甘草調和諸藥。

配伍特點

綜合全方,以辛苦溫散之品為主組方,共奏祛風勝溼之效,使客於肌表之風溼隨汗而解。

運用

1、本方長於祛風勝溼止痛,主治風溼在表之頭身重痛而表證不明顯者。臨床應用以頭身重痛或腰脊疼痛,苔白脈浮為辨證要點。2、本方適用於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症、強直性脊柱炎等屬風溼在表者。

加減化裁

若溼邪較重,肢體酸楚甚者,可加蒼朮、細辛以助祛溼通絡;鬱久化熱者,宜加黃芩、黃柏、知母等清裡熱。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本方與九味羌活湯均可祛風勝溼,止頭身痛。但九味羌活湯解表之力較本方為著,且辛散溫燥之中佐以寒涼清熱之品,故主治外感風寒溼邪兼有裡熱之證,以惡寒發熱為主,兼口苦微渴;本方善祛一身上下之風溼,而解表之力較弱,故主治風溼客表之證,以頭身重痛為主,表證不著。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脾胃論》捲上:“如肩背痛,不可回顧,此手太陽氣鬱而不行,以風藥散之。如背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上衝頭痛者,乃足太陽經之不行也,以羌活勝溼湯主之。”2、方論選錄張璐《張氏醫通》卷13: “此治頭項之溼,故用羌、防、芎、藁一派風藥,以祛上盛之邪。然熱雖上浮,溼本下著,所以複用獨活透達少陰之經。其妙用尤在緩取微似之汗,故劑中加用甘草,以緩諸藥辛散之性,則溼著之邪,亦得從中緩去,無藉大開汗孔,急驅風邪之法,使肌腠餒弱無力,溼邪因之內縮,但風去而溼不去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