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薑湯 - 方劑

附姜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法律》卷二。主治腠理素虚,卒暴中寒,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阴盛于内,逼其阳亡于外,外显假热躁烦。

  • 名称:附姜汤
  • 出处:《法律》卷二
  • 主治:腠理素虚,卒暴中寒,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阴盛于内,逼其阳亡于外,外显假热躁烦

組成

附子(炮,去皮臍)、乾薑(炮)各五錢(各15g)。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水煎,加豬膽汁5毫升,冷服。2、古代用法:用水二大盞,煎至一盞,略加豬膽汁一蛤蜊殼,浸和溫冷服。

主治

腠理素虛,卒暴中寒,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陰盛於內,逼其陽亡於外,外顯假熱躁煩。

重要文獻摘要

《成方切用》:“ 附薑湯:治卒暴中寒,其人腠理素虛,自汗淋漓,身冷手足厥逆,或外顯假熱躁擾,乃陰盛於內,逼其陽亡於外。即前方不用蔥白也。附子炮,去皮臍乾薑炮,五錢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加豬膽汁一蛤殼,和溫冷服,不用蔥熨及艾灼。”

各家論述

喻嘉言曰:“若其人真陽素擾,腠理素疏,陰盛於內,必逼其陽亡於外,魄汗淋漓,脊項強硬,用附子、乾薑、豬膽汁,即不可加蔥及熨灼,恐助其散,而陽無由內附也。宜撲止其汗,陡進前藥,隨加固護腠理。不爾,恐其陽復越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