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方 - 方劑

咳血方,中医方剂名。出自《丹溪心法》。为理血剂。具有清肝宁肺,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症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临床上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咳血属肝火犯肺者。

  • 名称:咳血方
  • 出处:《丹溪心法》
  • 分类:理血剂-止血剂
  •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

歌訣

咳血方中訶子收,瓜蔞海粉山梔投;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

組成

青黛水飛(6g),瓜蔞仁(去油)(9g),海粉(9g),山梔子(炒黑)(9g),訶子(6g)。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共研末為丸,每服9g;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2、古代用法:上為末,以蜜同薑汁為丸,噙化。

功用

清肝寧肺,涼血止血。

主治

肝火犯肺之咳血證。咳嗽痰稠帶血,咯吐不爽,心煩易怒,胸脅作痛,咽乾口苦,頰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方義

本方證系肝火犯肺,灼傷肺絡所致。肺為清虛之髒,木火刑金,肺津受灼為痰,清肅之令失司,則咳嗽痰稠、咯吐不爽;肝火灼肺,損傷肺絡,血滲上溢,故見痰中帶血;肝火內熾,故心煩易怒、胸脅作痛、咽乾口苦、頰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為火熱熾盛之徵。是證病位雖在肺,但病本則在肝。按治病求本的原則,治當清肝瀉火,使火清氣降,肺金自寧。方中青黛鹹寒,入肝、肺二經,清肝瀉火,涼血止血;山梔子苦寒,入心、肝、肺經,清熱涼血,瀉火除煩,炒黑可入血分而止血,兩藥合用,澄本清源,共為君藥。火熱灼津成痰,痰不清則咳不止,咳不止則血難寧,故用瓜蔞仁甘寒入肺、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海粉(現多用海浮石)清肺降火,軟堅化痰,共為臣藥。訶子苦澀性平入肺與大腸經,清降斂肺,化痰止咳,用以為佐。諸藥合用,共奏清肝寧肺之功,使木不刑金,肺復宣降,痰化咳平,其血自止。

配伍特點

寓止血於清熱瀉火之中,雖不專用止血藥,火熱得清則血不妄行,為圖本之法。

運用

1、本方為治療肝火犯肺之咳血證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咳痰帶血,胸脅作痛,舌紅苔黃,脈弦數為辨證要點。2、本方常用於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咳血屬肝火犯肺者。

加減化裁

火熱傷陰者,可酌加沙參、麥冬等以清肺養陰;若咳甚痰多者,可加川貝、天竺黃、枇杷葉等以清肺化痰止咳。本方去訶子、海浮石,加青蒿、丹皮,治療鼻衄,亦有較好療效。

使用注意

因本方屬寒涼降洩之劑,故肺腎陰虛及脾虛便溏者,不宜使用。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丹溪心法》卷2:“咳血。”2、方論選錄吳昆《醫方考》卷3:“咳嗽痰血者,此方蜜丸噙化。肺者,至清之髒,纖芥不容,有氣有火則咳,有痰有血則嗽。咳者有聲之名,嗽者有物之義也。青黛、山梔所以降火,瓜蔞、海粉所以行痰,訶子所以斂肺。然而無治血之藥者,火去而血自止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