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癆穴 - 灸勞、久勞 - 針灸穴位
灸痨,经外奇穴名。出自《针灸资生经》。别名灸劳、久劳。位于背部,以中趾尖经足心至腘窝横纹之长为度,自鼻尖沿正中线量至背脊尽处为标点,此点旁开半口寸处,左右计2穴。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12肋间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12胸神经或第1腰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第11胸神经后支外侧支或第1腰丛。主治肺结核、咳嗽、咳吐脓血、虚劳盗汗、面黄肌瘦、神疲乏力、神经衰弱等。本穴不针。
功能作用
滋陰清熱,養肺益氣。
定位
位於背部,以中趾尖經足心至膕窩橫紋之長為度,自鼻尖沿正中線量至背脊盡處為標點,此點旁開半口寸處,左右計2穴。
解剖
在腰背筋膜,最長肌和髂肋肌之間。有第12肋間動、靜脈背側支的內側支。布有第12胸神經或第1腰神經外側皮支,深層為第11胸神經後支外側支或第1腰叢。
詳細主治
肺結核、咳嗽、咳吐膿血、虛勞盜汗、面黃肌瘦、神疲乏力、神經衰弱等。
詳細操作
本穴不針。灸3-7壯,或溫灸5-15分鐘。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咳嗽等。
配伍
配直骨穴、痞根穴治咳嗽等。
附註
本穴定位一說在第3胸椎棘突之高點,即以本文定位中所說的背脊正中之標點為穴;還有一說是在脊間正中之標點旁開1口寸處為穴。本文以《針灸資生經》為基準。
相關論述
《針灸資生經》:“灸癆法,……令身正直,用草子,男左女右,自腳中指尖量過腳心下,向上至曲秋大紋處截斷,卻將此草自鼻尖量,從頭正中至脊,以草盡處用墨點記,別用草一條,令病人自然合口,量闊狹截斷,卻將草於墨點上摺,兩頭盡處量穴。”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