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治療

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應強強早期診斷,嬰兒期的治療效果最佳,年齡越大效果越差,一般認為2至3歲後治療,即使非常成功。

於35歲以後,都將發生髖關節痛,因此大多數學者強調要對新生兒進行普查,以便早期診斷與治療是獲得痊癒的重要措施。

畸胎性脫位,目前尚無良好的治療方法,一般需作切開復位,但效果不好。

典型性先天性髖脫位,若能早期正確治療,在正常功能刺激下,發展成正常髖關節可能性很大。

在3歲以內治療者,有很高治癒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股骨頭和髖臼的骨性成份增加,可塑性減少,病理變化加重,雖經正確治療,功能難於達到正常。

治療方法有閉合復位+支架,閉合復位+蛙式石膏;閉合復位+旋轉截骨糾正前傾角;切開復位,並根據不同情況附加髖臼再造和各種截骨術。

具體治療原則如下:一、出生至2個月不需牽引和麻醉,可用屈曲雙髖至90°而後逐步外展,將拇指置於大粗隆外向前內方推壓即可使其復位,復位時切忌暴力,如復位成功後可用支架固定於髖關節屈曲90°,外展70°,固定時間約為2至3月,視復位時的年齡而定。

支架應於攝片檢查後再定拆除時間。

支架的種類很多,有外展尿枕、begg塑膠支架等等。

以上兩種支架在換尿布時必須開啟,比較麻煩,目前較少應用。

barlow支架和rosen支架效果確實,但對面板有壓迫,容易造成疼痛及壓瘡,並有發生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可能。

pavlik支架可避免暴力引起缺血性壞死的併發症,它利用兩下肢屈曲90°,兩下肢本身重量的自然位置而達到外展,使其自然復位和維持復位位置,地髖關節的發育和塑形均有利,並有一定的髖關節活動範圍。

缺點是由於帆布做成,比較硬,肩胸部如果包紮過緊,影響呼吸,過鬆容易滑脫,影響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