蝤蛑 - 中藥材
蝤蛑,中药名。为梭子蟹科动物日本蟳Charybdisjaponica(A.Milne-Edwards)或其近缘动物的全体。全国沿海均有分布。具有活血化瘀,消食,通乳之功效。常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消化不良,食积痞满,乳汁不足。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化瘀,消食,通乳。
主治
用於血瘀經閉,產後瘀滯腹痛,消化不良,食積痞滿,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
內服:煮熟,5-15g;或焙乾研末。
注意事項
~《中國動物藥志》:“孕婦慎服。”~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治小兒閃痞。,煮食之。”
2、《日華子》:“解熱氣,治小兒痞氣。”
3、《中國藥用海洋生物》:“破血、通經、通乳。治產後血瘀,宿食,乳汁不足。”
4、《日華子》:“冷,無毒。”
5、《綱目》:“鹹,寒,無毒。”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消化不良:蝤蛑1個,炙酥脆,研末。分2次服。(《中國動物藥》)
2、治乳汁不足:蝤蛑2個,煮熟食之。(《山東藥用動物》)
附註
斑紋蟳Charybdiscruciata (Herbst)[C.feriatus(Linnaeus)]又名:鏽斑蟳《浙江動物志·甲殼類》。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沿海。與蝤蛑同等入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捕後洗淨,鮮用,或用開水燙死,曬乾。
植物學資訊
生長環境
生活於低潮線10m的水深內,有海藻的泥沙質水底或石隙間。每年5-6間為產卵期。
動物學資訊
動物屬種
梭子蟹科動物日本蟳。
形態特徵
日本蟳,頭胸甲呈橫卵圓形,一般長約60mm,寬90mm左右,表面隆起,胃、鰓區具橫行的微細顆粒隆線。額稍突,分6個銳齒,中間2齒稍突。前側緣拱起,連外眼窩齒共具6銳齒。螯足壯大,不甚對稱,長節前緣一般具3粗刺,基部1個最小腕節內末角具1壯刺,外側面具3小刺,掌節內外面隆起。,外基角具1刺,背面的兩條隆脊上各具2齒,兩指比掌節長,表面有縱溝。步足各節背腹緣均具剛毛,前節與指節均扁平,呈槳狀。腹肢退化,藏於退化的腹部內側,雌體4對用以抱卵;雄體2對,轉化為交接器。背面綠棕色或深紫色,螯足表面呈深紫色,指深黑色,步足上面紫棕色,下面較淺。
分佈區域
全國沿海均有分佈。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