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前胡 - 中藥材
滨海前胡,中药名。为伞形科前胡属植物滨海前胡Peucedanum japonicum Thunb.的根。具有清热止咳,利尿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湿热淋痛,疮痈红肿。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止咳,利尿解毒。
主治
肺熱咳嗽,溼熱淋痛,瘡癰紅腫。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
注意事項
內服不宜超量。
化學成分
根中含白花前胡醇、傘形花內酯,4′(S)-雙異戊醯-3′,4′-氫邪蒿素[3′(S),4′-(S)-雙異戊烯醯-3′,右旋薩米定,右旋川白芷內酯,防葵素,左旋齒阿米定,其他上部分含右旋反式-開洛內酯,右旋反式-4′-乙醯-3′巴豆醯凱諾內酯,左旋順式-凱諾內酯,左旋順式-凱諾內酯,左旋順式-凱諾內酯,右旋順式-4′-乙醯-3′-當歸醯凱諾內酯,順-3′-異戊醯-4′-異戊烯醯凱諾內酯,香葉木甙和甘露醇。此外,該植物還含香柑內酯,亥茅酚。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日本用此作防風用藥。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季採挖,除去莖葉,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傘形科前胡屬植物濱海前胡。
形態特徵
多年生粗壯草本,高約1m。稍直立。根圓柱形,棕褐色,有分枝,光滑無毛。基部葉具長柄,具抱莖的寬闊葉鞘;葉片質厚,輪廓為寬卵狀三角形,一至二回三出式分裂,第一回羽片卵狀圓形或三角狀圓形,下部的一對羽片柄長2-4cm,中間羽片3淺裂或深五角裂,基部心形,長、寬均為7-9cm;第二回羽片的側裂片卵形,中間裂片倒卵狀楔形,均無柄,有3-5粗大鈍鋸齒,兩面均光滑無毛,粉綠色,網狀脈細微而清晰。傘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分枝;花序梗粗壯;總苞片2-3,卵狀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5-10mm,寬約2mm,有柔毛;葉央傘形花序直徑約10cm;傘輻15-30,有細柔毛;小傘形花序有花20以上;小總苞片8-10以上,線狀披針形;花瓣紫色,少為白色,卵形至倒卵形,背部有小硬毛;子房密生短硬毛;萼齒不顯著;花柱基圓柱形。分生果長圓狀卵形,背部扁壓,長4-6mm,寬2.5-4mm,有短硬毛,背稜線形,稍突起,側稜翅狀,稍厚;每稜槽內有油管3-5,合生面油管6-10。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東部沿海的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濱海灘地或近海山地。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