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紫珠 - 中藥材

大叶紫珠,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macrophyllaVahl的叶或带叶嫩枝。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创伤出血,跌打瘀肿,风湿痹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散瘀止血,消腫止痛。

主治

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創傷出血,跌打瘀腫,風溼痺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化學成分

1、葉含谷甾醇、木犀草素、芹菜素、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甙、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甙、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熊果酸、2α-羥基熊果酸、山楂酸、二十二烷酸、二十三烷酸、二十四烷酸、二十三烷酸乙酯及3,7,3′-三甲氧基-5,4-二羥基黃酮。

2、根、地上部位及葉中均含有兩種四環雙萜:大葉紫珠萜酮和大葉紫珠萜酮單乙酸酯。

相關論述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止血,止痛,散瘀消腫。治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創傷出血,拔牙出血,跌打腫痛,風溼骨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扭傷腫痛:大葉紫珠鮮葉搗爛外敷。

2、治外傷出血:大葉紫珠葉適量,研粉撒患處。(1-2方出自《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採摘,曬乾。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粉末灰黃色至棕褐色。非腺毛有兩種:一種為星狀毛,大多碎斷,木化,完整者1至數輪,每輪1-6側生細胞;另一種非腺毛1-3細胞,直徑25-33μm,壁較厚。腺鱗頭部8-11細胞,扁球形,柄極短。小腺毛頭部2-4細胞,柄1-2細胞。草酸鈣簇晶細小,散佈於葉肉細胞中。

2、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30ml,加熱迴流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取上清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熊果酸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3-5μl、對照品溶液3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冰醋酸(20∶5∶8∶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葉多捲曲皺縮,完整者展平後呈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10-24cm,寬5-10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圓,邊緣有鋸齒,上面灰綠色或棕綠色,有短柔毛,下面有灰白色茸毛,兩面可見不甚明顯的棕黃色腺點;葉柄長1-2cm,密生灰白色柔毛。氣微,味微苦、澀。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馬鞭草科紫珠屬大葉紫珠。

形態特徵

灌木,稀為小喬木,高3-5m。小枝近方形,密生灰白色粗糠狀分枝茸毛。單葉對生;葉柄粗壯,長1-2cm,密生灰白色分枝的茸毛;葉片長橢圓形、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10-24m,寬5-10cm,先端短漸尖,基部鈍圓或寬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表面有短毛,脈上較密,背面密生灰白色分枝茸毛,兩面均有不明顯的金黃色腺點;側脈8-14對。聚傘花序腋生,5-7次分歧,密生灰白色分枝茸毛;苞片線形;花萼杯狀,長約1mm,被灰白色星狀毛和黃色腺點,萼齒不明顯或呈鈍三角形;花冠紫紅色,長約2.5mm,疏被星狀毛;雄蕊4,花絲長約5mm;子房微被毛。果實球形,紫紅色,有腺點及微毛。花期4-7月,果期7-12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廣東、廣西、貴州、雲南。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10-2000m的山坡路旁、疏林下或灌叢中。

生長見習

對土地要求不嚴,一般山坡地均可生長,亦可栽植於房前屋後。以水分和陽光充足、土地肥沃的地方生長為好。

繁殖方式

主要用扦插繁殖。

栽培技術

扦插繁殖:廣東地區每年4-8月均可栽植,10月份扦插亦能成活。扦插最好選取3年以上的健壯植株,剪取去年生的枝條,截成長12-18cm(一般應具有2-3個莖節),按行株距15cm×15cm斜插於肥沃的半砂質土壤中,然後壓實、澆水。經過2-3個月後,根葉生長較壯,便可定植。定植時在選好的土地上挖坑,坑內放些垃圾肥,起苗前2d將苗床充分淋溼,把苗連根帶泥掘起,放於坑內,填土壓實、澆水,每日必須澆水1次,直至成活。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