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巴煮散 - 方劑
葫芦巴煮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医方类聚校点本(第五分册)》。主治阴疝攻痛。
- 名称:葫芦巴煮散
- 出处:《医方类聚校点本(第五分册)》
- 主治:阴疝攻痛
組成
葫蘆巴、沉香、馬藺花、蓬莪荗(煨,銼)、茴香子(炒)各一兩半,楝實(取肉,麩炒)、木香、薑黃、檳榔(銼)、桂(去粗皮)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分,甘草(炙,銼)半兩。
用法用量
右一十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水半盞,酒半盞,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和滓溫服。
主治
陰疝攻痛。
方義
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而執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洵為良品;馬藺花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蓬莪荗行氣破血;茴香子溫腎暖肝,行氣止痛,和胃;楝實,主溫疾傷寒,大熱煩狂者,邪在陽明也,苦寒能散陽明之邪熱,則諸證自除;木香,除肺中滯氣,若治中丁焦結滯,須用檳榔為使;薑黃破血行氣;附子回陽救逆,補火助陽;甘草,陽不足者補之以甘,甘溫能除大熱,故生用則氣平,補脾胃不足,而大瀉心火;炙之則氣溫,補三焦元氣,緩正氣,養陰血。其效能緩急,而又協和諸藥,使之不爭。上諸藥,與葫蘆巴合用,可治陰疝攻痛。
重要文獻摘要
《醫方類聚》:“治陰疝攻痛,葫蘆巴煮散方:葫蘆巴、沉香、馬藺花、蓬莪荗煨,銼、茴香子炒各一兩半,楝實取肉,麩炒、木香、薑黃、檳榔銼、桂,去粗皮各一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分甘草炙,銼半兩。右一十二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水半盞,酒半盞,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和滓溫服。”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