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復脈湯 - 方劑

三甲复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温病条辨》卷三。为祛风剂。具有滋阴清热,潜阳熄风之功效。主治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症见手足蠕动、心悸、抽搐、口干舌燥、脉细数。临床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引起的原发性高血压,肢体抽搐,低血钙手足搐搦等。

  • 名称:三甲复脉汤
  • 出处:《温病条辨》卷三
  • 分类:祛风剂
  • 功用:滋阴清热,潜阳熄风
  • 主治: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

歌訣

三甲復脈用牡蠣,鱉甲龜甲配伍奇;炙草地麥麻膠芍,潛陽補水心動醫。

組成

炙甘草六錢(18g)、乾地黃六錢(18g)、生白芍六錢(18g)、麥冬(不去心)五錢(15g)、阿膠三錢(9g)、麻仁三錢(9g)、生牡蠣五錢(15g)、生鱉甲八錢(24g)、生龜版一兩(30g)。

用法用量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功用

滋陰清熱,潛陽熄風。

主治

下焦溫病,熱深厥甚,脈細促,心中憺憺大動,甚則心中痛者。

方義

本方中阿膠滋陰養液,善於熄內風,為主藥。地黃、白芍、麥冬滋陰柔肝;龜板、牡蠣、鱉甲滋陰潛陽,善於鎮痙厥,均為輔藥。炙甘草補心氣以復脈,與白芍配伍酸甘化陰,以增強滋陰熄風之力;麻仁養陰潤燥,共為使藥。諸藥配伍,共奏滋陰復脈潛陽熄風之功。

配伍特點

以大隊滋陰養液藥為主,配以介類潛陽之品,寓熄風於滋養之中,使真陰得復,浮陽得潛,則虛風自熄。

運用

1、本方以手足蠕動、心悸、抽搐、口乾舌燥、脈細數為辨證要點。2、現代常用於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等引起的原發性高血壓,肢體抽搐,低血鈣手足搐搦等。

加減化裁

劇者,加甘草一兩,地黃、白芍各八錢,麥冬七錢,日三夜一服。

使用注意

邪熱熾盛之抽搐、痙厥,勿用本方。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三甲復脈湯與大定風珠均有滋陰息風功,主治溫病傷陰、虛風內動而致手足蠕動或瘈瘲之證。但三甲復脈湯長於養血復脈,適用於脈細促、心中憺憺大動者;大定風珠在三甲復脈湯基礎上加雞子黃、五味子,滋陰息風之力較強且有收斂之功,適用於脈弱而有時時欲脫之勢者。

重要文獻摘要

《溫病條辨·下焦篇》雲:“下焦溫病,熱深厥甚,脈細促,心中大動,甚則心中痛者,三甲復脈湯主之。”

各家論述

二甲復脈,防痙厥之漸,即痙厥已作,亦可以二甲復脈止厥。茲又加龜版名之三甲者,以心中大動,甚則痛而然也。心中動者,火以水為體,肝風鴟張,立刻有吸盡西江之勢,腎水本虛,不能濟肝而後發痙,既痙而水難猝補,心之本體欲失,故憺憺然大動。甚則痛者,陰維為病主心痛,此證熱久傷陰,八脈麗於肝腎,肝腎虛而累及陰維,故心痛,非如寒氣客於心胸之痛可用溫通,故以鎮腎氣、補任脈、通陰維之龜版止心痛,合入肝搜邪之二甲,相濟成功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