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社交恐懼症

所謂的社交恐懼症其實也就是強迫症的恐怖情緒,患者總會控制不了地去害怕恐懼一些對自己沒有任何威脅的人物。

社交恐懼症的形成

社交恐懼症是後天形成的條件反應,是經過學習過程而建立起來的。

分為兩種情況:

一、“直接經驗”就是青少年在交往過程中遭遇挫折、失敗,就會形成一種心理上的打擊或威脅。在情緒上產生種種不偷快的甚至痛苦的體驗,久而久之,就會不自覺地形成一種緊張、不安、焦急、忱慮、恐俱等情緒狀態。這種狀態定型下來,形成固定心理結構,於是在以後遇到新的類似刺激情境時,便會舊病發作,心生恐俱感。

二、“間接經驗”,如看到別人或聽到別人在某種交往情景中遭受挫折,陷入窘境,或受到難堪的譏笑、拒絕,白己就會感到痛苦,羞恥,害怕,甚至透過電影、電視、小說、廣播、報刊等途徑也可以學到這種經驗。他們會不自覺地依據間接經驗,來預測自己會在特定社交場合遭受令人難堪的對待,於是緊張不安,焦慮恐俱。這種情緒狀態的泛化,導致了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的治療

社交恐懼症是一種因心理因素造成的心因性疾病,只要積極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1、樹立自信心

對自己應有正確的認識,過於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沒有必要,事事處處得體、求全責備也是沒有必要的。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過是集體中的一分子,誰也不會專門盯住我,注意我一個人的,擺脫那種過多考慮別人評價的思維方式。要記住:我並不比別人差,別人也不過如此,以此來增強自信。

2、轉移刺激

轉移刺激即暫時轉移引起社交恐懼症的外界刺激。由於外界刺激在一段時間內消失,其條件反射在頭腦中的痕跡就會逐漸淡漠,有時還可消除。

3、改變自己的性格

害怕社交的人多半比較內向,應注意鍛鍊恐懼感,使自己成為開朗、樂觀、豁達的人。

引導青少年患者先與家人接觸,再與親朋好友接觸,然後再與一般熟人接觸,最後與陌生人接觸,一步步地引導脫敏,並透過獎勵、表揚使其鞏固。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