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復省湯 - 方劑

昏厥复省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千家妙方》卷上引董漱六方。具有平肝泄热,镇心定惊,佐以豁痰启窍之功效。主治阴虚阳亢,心肝失养,热郁血分,气火挟痰,上蒙清窍之发作性昏厥。

  • 名称:昏厥复省汤
  • 出处:《千家妙方》卷上引董漱六方
  • 功用:平肝泄热,镇心定惊,佐以豁痰启窍
  • 主治:阴虚阳亢,心肝失养,热郁血分,气火挟痰,上蒙清窍之发作性昏厥

組成

玳瑁片3克,珍珠母30克(先下)辰麥冬9克,寒水石30克,蛇含石30克,朱茯神12克,天竺黃9克,陳膽星9克,川雅連2.4克,遠志肉4.5克,幹菖蒲4.5克,活磁石30克(先下),白金丸9克(吞服)。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劑。

功用

平肝洩熱,鎮心定驚,佐以豁痰啟竅。

主治

陰虛陽亢,心肝失養,熱鬱血分,氣火挾痰,上蒙清竅之發作性昏厥。

重要文獻摘要

《千家妙方》:“中醫辨證:陰虛陽亢,心肝失養,熱鬱血分,氣火挾痰。上蒙清竅。治法:首擬平肝洩熱、鎮心定驚。佐以豁痰啟竅:繼用益氣調脾清營洩熱,佐以寧心安神。方名:昏厥復省湯。處方:玳片3克珍珠母30克(先下),辰麥冬9克,寒水石30克,蛇含石30克,殊茯神12克,天竺黃9克,陳膽星9克,川雅連2.4克,遠志肉4.5克,幹菖蒲4.5克,活磁石30克(先下),白金丸9克(吞服)。水煎服,每日一劑。周×x,男,65歲,職員。患者30年前有反覆發作性意識喪失伴有尿失禁史,每次發作約一分鐘左右。以往有類似發作史。在發病前自覺頭暈眼花,發作後有胸悶心悸症狀。神經內科診斷為發作性昏厥,轉中醫科診治。初診:1979年2月7日,病人近兩月來昏厥兩次,發作時意識喪失,小便自遺,每次約一分鐘。自覺胸中痞悶,心悸證忡,口渴欲飲,心煩少寢,舌紅苔薄,脈來細弦帶數。恙有痰熱內蘊,肝陽上亢,心陰不足,神不守舍之象,首擬平肝洩熱,清心定驚,佐以豁痰啟竅之品。投以“昏厥復省湯”。1979年2月14日二診:服藥七劑,一週來未有頭暈、昏厥、遺尿現象,而夜寐欠酣,夢多、口渴、心煩、波黃、便結、舌尖紅、苔少、脈仍細數。再擬上方7劑而去天竺黃、陳膽星、幹菖蒲,加半夏4.5克,竹葉4.5克,蓮子芯4.5克。1979年3月3日三診:近兩週昏厥未作,口渴心煩改善,大便轉潤,惟心悸、怔忡仍見,夜寢夢擾,神疲肢倦,納食無味,舌質紅,苔薄,脈濡細帶數。乃為肝陽初平,痰熱未清,心脾氣陰兩虛之候。再擬前法參入調牌養心之味以培本。處方為:珍珠母30克麥冬9克生地12克川連1.5克竹葉4.5克黨參12克丹參10克白朮芍各10克炙甘草4.5克柏子仁10克碟茯苓12克遠志4.5克磁石30克(先煎)10劑。另:白金丸90克,每晨溫開水送服9克。1979年3月15日四診:頭暈得止,昏厥未見(血壓132/78mmHg),納可便調,夢亦少,心錯善飢,胃中有灼熱感,舌脈如前。再擬上方而去川連、竹葉,加石斛12克,知母10克,10劑。藥物服完,諸恙均平,再隨症加減,先後共服40餘劑,停藥觀察,隨訪年餘,舊病未發,身體康復。按:本病屬中醫的“暈厥”範疇,臨床症狀以眩暈眼花開始,繼而昏厥,甦醒後自覺胸悶,心悸,結合舌脈及血壓偏高等進行分析,恙由肝陽偏勝,氣滯血逆,痰隨氣升,矇蔽清竅,這與患者平時沉默寡言,情志抑鬱,精神刺激有關。本病直接影響心肝二髒,蓋心主藏神,肝主藏魂,陰血不足,心肝失養,神魂無依所致。根據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始用平肝洩熱,鎮心定驚及豁痰啟竅之劑,頭暈昏厥即止,繼用益氣健脾育陰養心以培其本病告痊癒。上方乃以《和劑局方》的至寶丹,《聖惠方》的返魂丹,及真珠母丸,白金丸等加減化裁而成。”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