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下垂---有專用器材

胃下垂系消化系統難治性疾病,是指人在站立時,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緣垂墜於盆腔,胃小彎弧線的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約在肚臍水平線上以下。多見子體型瘦長、體質虛弱、腹壁松馳、腹肌薄弱者。產生的原由,主要是由於懸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韌帶松馳無力以及腹部壓力下降,使胃整個位置降低、胃蠕動減弱。婦女產後,腹壓突然下降,或瘦長體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長期從事站立工作或臥床少動的人,容易患此病。

輕度胃下垂患者一般無不適感覺,下垂明顯者常見腹都不適、飽脹重墜感,每於餐後、站立或勞累後症狀加重,伴有食慾不振、噁心、噯氣、消化不良、便秘等現象。胃下垂嚴重時,可同時伴有肝、腎、結腸等內臟下垂的現象。

目前,對胃下垂的診斷已經掌握,常用的方法是:X線鋇餐造影和超聲波檢查。胃下垂程度以胃小彎切跡低於髂脊連線水平1-5釐米為輕度,6-10釐米為中度,11釐米以上為重度。但對於該病的治療,尚無特異方法。西醫除了對症處理或必要時用手術治療外,並無針對胃下垂治療的特效藥,中醫以補中益氣藥物為主,配合辨證加減用藥,雖有一定療效但不十分理想。其他,尚有針灸、理療、體育鍛煉等,市面也見有氣壓胃託、電子提胃機、多功能提胃褲等出現,均不能滿足臨床的需求。

針對這一情況,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結合多年來對胃下垂的研究,找到了治療胃下垂的良好途徑和方法。根據“力學”原理,和“內病外治”的理論,設計製造了專門用於治療胃下垂的專用醫療器械《提胃託》。《提胃託》的研製成功突破了現有臨床上對胃下垂治療的難度。

胃下垂的形成是由於其懸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韌帶松馳無力以及腹部壓力下降,使胃整個位置降低、胃蠕動減弱造成的。由於病程長,胃蠕動減弱後又容易出現胃體炎症,消化功能減低等症狀,最終造成消化系統的難治性疾病,給病人造成身心上的痛苦。

中醫學認為:胃下垂隸屬中醫“胃緩”,是由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興奮可透過傳導改善內臟器官血液迴圈,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增強胃腸活動,使過強或過弱的胃腸張力產生雙向調節變為正常。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臍下腹膜布有豐富的靜脈網,藥物經臍部吸收,極少透過肝臟而被分解,有效藥物成分也不經消化道而受到破壞。正如吳尚先雲:“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