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厴草 - 中藥材

螺厣草,中药名。为水龙骨科伏石蕨属植物伏石蕨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Presl的全草。具有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肺痈,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咽喉肿痛,腮腺炎,痢疾,瘰疬,痈疮肿毒,皮肤湿痒,风火牙痛,风湿骨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清肺止咳,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

主要用於肺熱咳嗽,肺癰,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咽喉腫痛,腮腺炎,痢疾,瘰癧,癰瘡腫毒,面板溼癢,風火牙痛,風溼骨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8g,鮮品60-120g;或搗汁。外用: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煎水洗;或絞汁滴耳。

化學成分

全草中含有三萜化合物:α-芒柄花二烯、β-芒柄花二烯、7,14芒柄花二烯、7,13芒柄花二烯、7,14(27)芒柄花二烯、8,14(27)-芒柄花二烯、α-水龍骨萜四烯;還含有甾體化合物:蕨甾酮和伏石蕨甾嗣。

相關論述

1、《本草拾遺》:主癰腫,風疹,腳氣腫,搗爛敷之。亦煮湯洗腫處。

2、《本草綱目》:治小便出血,吐血,衄血,齲齒痛。

3、《藥性考》:治便血,血淋。

4、《採藥志》:治肺火結成膿血癰疽。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勞傷咳嗽:石耳墜30g。泡酒服。(《貴州民間藥物》)

2、治肺癰吐膿:螺厴草60g,冰糖15g。加水煎服(《福建民間草藥》)

3、治小便出血:鏡面草取清汁,人蜜少許,同水調服。(《世醫得效方》鏡面散)

4、治大便出血:鏡面草搗汁,無灰酒下之,或用淡豆豉煎湯下之。(《續回生集》)

5、治痢疾:伏石蕨全草6g。水煎服。(《南藥物志》

6、治白帶:伏石蕨30g,豬瘦肉(或雞蛋)糖各適量。水燉服。(《福建藥物志》)

7、治蛇纏惡瘡:鏡面草,人鹽杵爛敷之。(《綱目》)

8、解鼠莽毒:鏡面草自然汁、清油各一杯,和服,即下毒五次,以肉粥補之,不可遲。(《醫說》)

9、治風溼疼痛:石耳墜30g。煎酒服。(《貴州民間藥物》)

10、治心氣痛:伏石蕨全草,研細末,每次3g,兌酒服。(《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均可採收,曬乾或鮮用。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水龍骨科伏石蕨屬植物伏石蕨。

形態特徵

附生小型植株。根莖纖細,長而橫生,淡綠色,疏被淡褐色、鑽形鱗片,基部近圓形,粗篩孔狀,全緣。葉遠生,二型;營養葉的葉柄極短,長2-3mm;葉片卵圓形或近圓形,長1-1.5cm,寬8-12mm,先端圓,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全緣;孢子葉的葉柄長約1cm;葉片縮狹呈舌狀或狹披針形,長2.5-3.5cm,寬2-3mm,幹後邊緣反捲;葉脈不明顯,小脈連結成網狀,內藏小脈單一而呈棒狀;葉肉質,光滑或疏被褐購、卵形鱗片。孢子囊群線形,位於中脈與葉邊之間,幼時有盾狀隔絲覆蓋。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南及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地。

生長環境

附生於林中樹幹或岩石上。

繁殖方式

均是野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