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 - 中藥材

芥子,中药名。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Brassicajuncea(L.)Czern.etCoss.及油芥莱Brassiajuncea(L.)Czern.etCoss.var.GracilisTsenetLee.的种子。具有温中散寒,豁痰利窍,通络消肿的功效。主治胃寒呕吐,心腹冷痛,咳喘痰多,口噤,耳聋,喉痹,风湿痹痛,肢体麻木,妇人经闭,痈肿,瘰疬。

功效作用

功能

溫中散寒,豁痰利竅,通絡消腫。

主治

胃寒嘔吐,心腹冷痛,咳喘痰多,口噤,耳聾,喉痺,風溼痺痛,肢體麻木,婦人經閉,癰腫,瘰癧。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注意事項

肺虛咳嗽、陰虛火旺者禁服。內服過量可致嘔吐。外敷一般不超過10-15min,時間過長,易起泡化膿。

化學成分

種子含芥子油甙類成分,其中黑芥子甙佔90%,還有葡萄糖芫菁芥素,4-羥基-3-吲哚甲基芥子油甙,葡萄糖蕓薹素,新葡萄糖蕓薹素,前告伊春。還含少量芥子酶,芥子酸以及芥子鹼等。另含脂肪油約30%-37%,油中主為芥酸及花生酸的甘油酯,並有少量的亞麻酸的甘油酯。

藥理作用

黑芥子甙遇水後經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揮發油,主要成分為異硫氰酸烯丙酯,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應用於面板有溫暖的感覺並使之發紅,甚至引起水泡、膿皰。將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後做成芥子硬膏可用作抗刺激劑,治療神經痛,風溼痛,胸膜炎及扭傷等。芥子粉用作調味劑可使唾液分泌及澱粉酶活性增加。

毒理作用

芥子油或芥子硬膏用於面板的時間過久,或濃度過高,可引起發泡甚至化膿,即使停藥,癒合也較慢。芥子粉內服大量可引起嘔吐。

相關論述

1、《別錄》:“主射工及疰氣發無常處,丸服之;或搗為末,醋和塗之。”

2、《千金·食治》:“主喉痺,去一切風毒腫。”

3、《日華子》:“治風毒腫及麻痺,醋研敷之;撲損瘀血,腰痛腎冷,和生薑研微暖塗貼;心痛,酒醋服之。”

4、《日用本草》:“研末水調塗頂囟門,止衄血。”

5、《綱目》:“溫中散寒,豁痰利竅。治胃寒吐食,肺寒咳嗽,風冷氣痛,口噤唇緊,消散癰腫、瘀血。”

6、《本草省常》:“發汗散寒,溫中開胃,利氣豁痰,止痛消腫。”

7、《分類草藥性》:“消腫毒,止血痢。”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方劑:

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控涎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陽和湯(《外科全生集》)、白芥子散(《婦人大全良方》)。

2、中成藥:

降氣定喘丸、氣管炎橡膠膏、消喘膏、痰飲丸、吊筋藥。

相關配伍

1、治上氣嘔吐:芥子二升,末之,蜜丸,寅時井花水服,如梧子七丸,日二服;亦可作散,空腹服之;及可酒浸服,並治臍下絞痛。(《千金要方》)

2、治霍亂吐瀉:芥子搗細,水和敷臍上。(《聖濟總錄》)

3、治感寒無汗:水調芥子末填臍內,以熱物隔衣熨之,取汗出妙。(《簡便單方》)

4、治極冷急症:芥菜子七錢,乾薑三錢。上為末,水調作一餅,貼臍上,以絹帛縛住,上置鹽,以熨斗熨之數次,汗出為度。《古今醫鑑》助陽散)

5、治腹內諸氣脹滿:小芥子半升。上搗碎,以生絹袋盛,用好酒五升,浸七日,每於食前,溫一小盞服。(《聖惠方》小芥子酒)

6、治上氣喘促,時有咳嗽:芥子二兩,百合二兩。上件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不計時候,以新汲水下七丸。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6-7月果實成熟變黃色時,割取全株,曬乾,打下種子,簸去雜質即得。

炮製方法

1、芥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用時搗碎。

2、炒芥子:取淨芥子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棕黃色,有爆裂聲,香辣氣逸出時,取出放涼。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蛀。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橫切面

(1)白芥子:種皮表皮為黏液細胞,有黏液質紋理;下皮為2列厚角細胞;柵狀細胞1列,內壁及側壁增厚,外壁菲薄。內胚乳為1列類方形細胞,含糊粉粒。子葉和胚根薄壁細胞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2)黃芥子:種皮表皮細胞切向延長;下皮為1列菲薄的細胞。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0ml,超聲處理1小時,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芥子鹼硫氰酸鹽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10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3.5∶5∶1∶0.5)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種子近球形,直徑1-2mm。表面黃色至黃棕色,少數暗紅棕色,具細網紋,種臍點狀。種皮薄而脆,子葉摺疊,有油性。氣微,研碎後加水溼潤,則產生辛烈的特異臭氣,味極辛辣。

以子粒飽滿、均勻、色鮮黃、無雜質者為佳。

常見偽品

偽品:

佛手瓜:為葫蘆科植物佛手瓜Sechiumedule(Jacq)Swatz的乾燥果實。多縱切成長圓形薄片,常皺縮捲曲。長5-10m,寬2-6cm,厚2-3mm,上半部稍寬,有的頂端淺裂為兩瓣,不呈指狀分枝。外表面黃白色,具不規則的皺紋,果肉黃白色,散有點狀維管束,中央具明顯中脈,有的上半部可見大型子房室,內有一枚較大種子殘片。質硬而脆。氣微,味微甜。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十字花科蕓薹屬芥菜及油芥萊。

形態特徵

1、芥菜:一年生草本,高50-150cm。無毛,有時具刺毛,常帶粉霜。莖有分枝。基生葉葉柄有小裂片;葉片寬卵形至倒卵形,長15-35cm,寬5-17cm,先端圓鈍,不分裂或大頭羽裂,邊緣有缺刻或齒牙;下部葉較小,邊緣有缺刻,有時具圓鈍鋸齒,不抱莖;上部葉窄披針形至條形,具不明顯疏齒或全緣。總狀花序花後延長;花淡黃色;花瓣4,鮮黃色,寬橢圓形或寬楔形,長達1.1-1.4cm,先端平截,全緣,基部具爪;雄蕊6,4長2短,長雄蕊長8mm,短雄蕊長6mm;雌蕊1,子房圓柱形,長約1mm,花柱細,柱頭頭狀。長角果條形,長3-5.5cm,具細喙,長6-12mm;果梗長5-15mm。種子近球形,直徑1-1.8mm,鮮黃色至黃棕色,少數為暗紅棕色,表面具網紋。花期4-5月,果期5-6月。2、油芥菜:本種特點在於基生葉長圓形或倒卵形,邊緣有重鋸齒和缺刻。

分佈區域

1、芥菜:原產中國,為全國各地栽培的常用蔬菜。2、油芥菜:原產關洲,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