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石 - 中藥材

砒石,中药名。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Arsenolite,或硫化物类矿物毒砂Arsenopyrite、雄黄Realgar、雌黄Orpiment经加工制成的三氧化二砷。具有蚀疮去腐,杀虫,祛痰定喘,截疟的功效。主治瘰疬、牙疳、痔疮、疮疡腐肉不脱、疥癣瘙痒、寒痰哮喘、疟疾、痢疾等。

功效作用

功能

蝕瘡去腐,殺蟲,祛痰定喘,截瘧。

主治

1、主要用於瘰癧、牙疳、痔瘡、瘡瘍腐肉不脫、疥癬瘙癢、寒痰哮喘、瘧疾、痢疾等。

2、西醫診為壞疽性口炎、面板淺表的化膿性炎症證屬熱毒壅聚者,痔瘡、疥瘡、真菌感染的面板病、淋巴結結核、瘧疾、細菌性痢疾、阿米巴性痢疾、支氣管哮喘證屬寒痰壅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每次1-3m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敷。

不良反應

1、口服砒霜5-50mg即可中毒,致死量為20-200mg。對面板、黏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急性中毒潛伏期為30分鐘至1小時,輕者有眼瞼水腫、眼花、面板髮紅等,重者有口咽乾燥,灼熱,吞嚥困難,繼而劇吐,產生腹痛和腹瀉,大便呈米湯樣,帶血絲,血壓下降,少尿,發紺,四肢冷,虛脫。死亡多發生在24小時至數天內。

2、中毒解救:排除毒物,可用1:2000-1:5000高錳酸鉀或1%硫代硫酸鈉或用開水洗胃,洗胃畢,服新沉澱的氫氧化鐵30mg,該藥可與三氧化二砷結合,成為不溶性的砷酸鐵,阻止砷被吸收。再給硫酸鎂30g導瀉,然後服活性炭末20-30g,以吸收殘留於胃內的毒物。特效解毒藥物:按常規給予二巰基丙磺酸鈉、二巰基丁二酸鈉等。其他療法:可給予大量維生素C,補充體液,對症處理等。

3、預防砒石中毒的主要措施是嚴格掌握適應證,採用正確的用藥方法和途徑,把藥量嚴格控制在安全的範圍內。

注意事項

1、用時宜慎,體虛及孕婦、哺乳婦女禁服,肝腎功能損害者禁服。

2、應嚴格控制劑量,單用要加賦形劑。外敷面積不宜過大。注意防止中毒。

化學成分

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即亞砷酐。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昇華,故精製比較容易;昇華物普通名砒箱,成分仍為As2O3。呈紅黃色的砒石,含硫、鐵等其他雜質。

藥理作用

1、三氧化二砷是毒性較大的砷化物,口服吸收後可隨血流分佈到全身各臟器,以骨和毛髮貯存量最多,時間亦長,即使脫離接觸數月至數年仍可測得。主要由腎臟和消化道,部分由面板、毛髮和指甲排出。哺乳婦女可由乳汁排出。

2、三氧化二砷為原漿毒,對蛋白質的巰基有巨大親和力,能抑制在代謝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許多含巰基的酶,如抑制丙酮酸氧化酶,影響細胞的正常代謝;抑制磷酸酯酶,損害細胞的染色體,阻礙細胞的有絲分裂;抑制葡糖-6-磷酸脫氫酶、乳酸脫氫酶和細胞色素氧化酶等,使細胞呼吸和氧化過程發生障礙。

3、三氧化二砷還直接損害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壁,也可抑制血管舒縮中樞,使血管平滑肌麻痺,毛細血管擴張,血管滲透性增加;砷劑能使肝臟脂肪變性、肝小葉中心壞死,心、肝、腎、腸充血,上皮細胞壞死。

毒理作用

用白砒煎劑和西黃芪膠懸浮液給小鼠灌胃,LD50為0.144g/kg;紅砒以同樣劑型給小鼠灌胃其LD50為0.242g/kg。

相關論述

1、《日華子》:治瘧疾,腎氣,帶闢蚤蝨。

2、《本草別說》:以冷水磨,解熱毒,治痰壅。

3、《本草衍義》:治闢積氣。4、《綱目》:除齁喘,積痢,爛肉,蝕瘀腐,瘰癧。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漏管不合,可單用本品研末作藥捻蝕去漏管。

2、治痔瘡翻花,則常以本品與明礬配伍作散用,或如現代臨床枯痔液作注射用以枯散痔核。

3、治瘰癧、結核,砒石與濃墨為丸敷貼瘡上,或配黃柏、蘆薈等瀉火解毒之品內服。

4、治一切疔腫癰疸惡瘡,砒石與雄黃、硇砂等塗瘡上使潰破排膿出毒,如《衛生寶鑑》保生鋌子。

5、治寒痰哮喘,用本品與宜肺的豆豉為伍,如《本事方》紫金丹。

6、治風痰喘促,則與杏仁、蟬衣等祛風化痰之劑配用,如《濟生方》定喘丹。7、治休息痢,可單用砒石為末,熔於黃蠟中為丸,冷水送服;若一二年不瘥而腹瘠者,可與補火助陽之硫黃配伍共奏溫陽祛寒止痢之功,如《局方》縛虎丸。

相關配伍

1、砒石配紅棗:砒石辛,大熱,功能蝕瘡去腐攻毒,惟其有大毒;紅棗與峻烈之砒石相配可使其攻邪而不傷正。二藥同煅研末外敷,可用治牙疳。

2、砒石配豆豉;砒石辛,大熱,可劫痰平喘;豆豉可除煩、宣發鬱熱。二藥配伍,可用治寒喘氣急,不能平臥者。

鑑別用藥

1、紅砒、白砒與砒霜:砒石有紅砒、白砒和砒霜的不同。白砒是比較純淨的As2O3,比較少見。紅砒的主要成分也是As2O3,但尚含少量AsO,是市場商品藥材中之主要者。砒霜是砒石昇華而成的AsO,毒性更大,用時宜慎。

2、砒石與升藥:二者均為辛熱有大毒之品,有蝕瘡去腐的功效,外用治療惡瘡久治不愈,腐肉不去。砒石外用除可治療腐肉不去外,還可治療疥癬痔瘡,牙疳瘰癧,內服還有劫痰平喘和劫痰治瘧的功效,治療寒痰哮喘久治不愈和瘧疾。升藥只做外用,不可內服。

3、砒石與雄黃:砒石源於雄黃,砒石與雄黃外用均可治療癰疽瘡毒疥癬等,內服又都有化痰、截瘧、平喘之效,可治療哮喘、瘧疾等。所不同者,二者相比雄黃毒性較小,且有解毒、殺蟲之功,可用治毒蛇咬傷及腸道寄生蟲等;砒石蝕瘡去腐力強,多用治潰瘍腐肉不脫、瘰癧、牙疳、痔瘡等疾,以去其腐肉。且毒性遠較雄黃猛烈,用時應嚴格控制劑量。

相關方劑

三品一條槍(《外科正宗》)、治瘰癧方(《靈苑方》)、紫金丹(《本事方》)。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少數選取天然砷華礦石,除去雜質即可。多數是用毒砂、雄黃或雌黃加工製成,取毒砂、雄黃或雌黃,砸成小塊,燃之,燃燒時產生氣態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冷卻後,三氧化二砷即凝固而得。二氧化硫另從煙道排出。

炮製方法

1、砒石: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碾細。

2、制砒石

(1)豆腐制:取淨砒石搗碎,加入豆腐和水,使水浸過料面,煮8h,至豆腐變黑變硬,除去豆腐。每砒石100kg,用豆腐20kg。(2)煨制:取原藥材,砸成小塊,用白麵包裹,置熱鍋內,不斷翻動,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剝掉白麵。每砒石100kg,用白麵50kg。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置陰涼乾燥處,防塵,專櫃儲存。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砒石有紅、白之分,藥用以紅砒為主。

1、紅砒:呈不規則塊狀。淡紅色、淡黃色或紅、黃相間。略透明或不透明。其玻璃樣光澤或絹絲樣光澤或無光澤。質脆,易砸碎,斷面凹凸不平或呈層狀。氣無,燒之,有蒜祥臭氣。極毒,不能口嘗。以塊狀、色紅潤、具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

2、白砒:無色或白色。有的透明。質較純,毒性比紅砒劇。以塊狀、色白、具晶瑩直紋、無底、無渣滓者為佳。

飲片性狀

砒石為不規則碎塊狀或細粉。參見藥材性狀。

礦物學資訊

礦物種屬

氧化物類礦物砷華,或硫化物類礦物毒砂雄黃、雌黃。

形態特徵

1、砷華:晶體結構屬等軸晶系。晶形為八面體,偶爾也有菱形十二面體。歪晶為粒狀、板柱狀;微晶呈星狀、毛髮狀;集合體呈鍾乳狀、皮殼狀和土狀。無色至灰白色,多數帶灰藍、黃或紅色色調。條痕白色或帶有黃色。有玻璃至金剛樣光澤,無晶面可見時則為油脂、絲絹樣光澤。解理多組完全,交呈稜角。極脆。硬度為1.5。相對密度為3.7-3.9。能緩慢溶解於水。有劇毒。

2、毒砂:晶體結構屬單斜或三斜晶系。晶形多呈柱狀,有時為短柱、板柱、雙錐狀或緻密粒塊、緻密塊狀等集合體。新鮮面呈錫白色至鋼灰色。條痕黑色。金屬光澤,不透明,晶體解理中等或不完全,塊狀集合體見不到解理,斷口不平坦。硬度5.5-6。相對密度5.9-6.3。性脆,緻密塊體用鐵錘猛擊時有火星,可發出蒜臭氣。

3、雄黃:晶體結構屬單斜晶系。晶體細小,呈柱狀、短柱狀或針狀,但較少見。通常多呈粒狀,緻密塊狀,有時呈土狀、粉末狀、皮殼狀集合體。橘紅色,表面或有暗黑及灰色的錆色。條痕淺橘紅色。晶體呈金剛光澤,斷口樹脂光澤。硬度1.5-2,相對密度3.56,陽光久照會發生破壞而轉變為淡橘紅色粉末。錘擊之有刺鼻蒜臭。

4、雌黃:晶體結構屬單斜晶系。單個晶體呈短柱狀或板狀,但少見。通常呈片狀或梳狀、放射狀或見放射狀結構的腎狀、球狀、皮殼狀、粒塊狀或粉末狀集合體。檸檬黃色或橘黃色。條痕鮮黃色或橘黃色。油脂光澤至金剛光澤,解理面為珍珠光澤。薄片透明,1組完全板片狀解理外,還有斜交的不完全解理。解理片具撓性。硬度1.5-2,相對密度3.4-3.5。

分佈區域

1、砷華: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

2、毒砂:除古產地陝西、湖北、河南、四川、甘肅、遼寧、山西等地仍有產出外,山東、江西、廣東、廣西、湖南、吉林、青海、西藏、內蒙古、新疆等地亦有產出。

3、雄黃:主產於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4、雌黃:主產於甘肅、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1、毒砂:產出於硫化物礦脈中,或粒狀分散於礦脈及圍巖蝕變帶中,此時多與白色絹雲母、銅黃色“金星狀”黃鐵礦共存。

2、雄黃:主要為低溫熱液、火山熱液礦床中的典型礦物,與雌黃緊密共生。還見於溫泉沉積和硫質噴氣孔的沉積物裡。偶爾發現於煤層和褐鐵礦層中,為有機質分解所產生的硫化氫與含砷溶液作用的產物。

3、雌黃:產於低溫熱液礦床中,溫泉及火山附近也有存在,形成條件完全與雄黃相似,並且與雄黃輝錦礦等密切共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