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菜 - 中藥材

金花菜,中药名。为豆科植物细叶百脉根Lotus tenuis Kitag.ex Willd.[L.corniculatus L.var.tenuifolius L.;L.tenuifolius Reichb.]的全草。具有清热,止血的功效。主治便血,痢疾。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止血。

主治

便血,痢疾。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大腸下血:金花菜五錢。煎水服。

2、治痢疾:金花菜五錢,煎水服。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季採收全草,洗淨,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豆科植物細葉百脈根。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莖叢生,有稜,被白色疏柔毛。葉互生,羽狀複葉;小葉5,無柄,其中3片叢生於葉柄尖端,另外2片著生於葉柄基部,類似托葉;頂端小葉倒披針形,長5-17mm,寬2-5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脈上疏被細長白柔毛。花常1-3朵生於枝頂排成傘形花序,具葉狀苞片;花萼寬鐘形,萼齒狹三角形,外面有長硬毛;花冠橙黃色或黃色,長約7mm,旗瓣先端圓形,基部楔形,翼瓣與龍骨瓣幾等長;雄蕊10,二體;花柱在子房上曲折,無毛。莢果圓柱形,長1.5-2.5cm,幹後棕褐色,種子多數,細小,棕色。花、果期5-9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山西、陝西、甘肅、新疆、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m左右的草地、水邊。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