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根 - 中藥材

茜草根,中药名。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具有凉血化瘀止血,通经的功效。主治出血证,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涼血化瘀止血,通經。

主治

1、出血證:本品味苦性寒,善走血分,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活血行血,故可用於血熱妄行或血瘀脈絡之出血證,對於血熱夾瘀的各種出血證,尤為適宜。

2、血瘀經閉,跌打損傷,風溼痺痛:本品能通經絡,行瘀滯,故可用治經閉、跌打報傷、風溼痺痛等血瘀經絡閉阻之證,尤為婦科調經要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10-15g,大劑量可用30g。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經生用或酒炒用。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及無瘀滯者慎服。

化學成分

主要含水溶性成分環六肽系列物,脂溶性成分蒽醌、還原萘醌及其糖苷等,尚富含鈣離子等。

藥理作用

有明顯的促進血液凝固作用,表現為復鈣時間、凝血麟原時間及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縮短;茜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細胞作用,其煎劑有明顯的鎮咳和祛痰作用,水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桿菌和部分面板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對碳酸鈣結石的形成也有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寒溼風痺,黃疸,補中。”

2、《本草綱目》:“茜根,氣溫行滯,味酸入肝而鹹走血,手足厥陰血分之藥也,專於行血活血。俗方用治女子經水不通,以一兩煎酒服之,一日即通,甚效。”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咯血、尿血:茜草9g,白茅根30g。水煎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2、治跌打損傷:茜草根30-60g,水酒各半燉服;或茜草根和地鱉蟲各15g,酒水各半燉服。(《福建藥物志》)

3、治風溼痛,關節炎:鮮茜草根120g,白酒500g。將茜草根洗淨搗爛,浸入酒內1星期,取酒燉溫,空腹飲。第一次要飲到八成醉,然後睡覺,覆被取汗,每日1次。服藥後7d不能下水。(《江蘇驗方草藥選編》)

4、治黃疸:茜草根水煎代茶飲。(《本草匯言》引《方脈正宗》)

5、治腎炎:茜草根30g,牛膝、木瓜各15g。水煎備用。另取童子雞1只,去腸雜,蒸出雞湯後,取湯一半同上藥調服,剩下雞肉和湯同米燉吃。(《福建藥物志》)

6、治牙痛:鮮茜草30-60g。水煎服。(《河南中草藥手冊》)

7、治乳癰:茜草、枸橘葉各9g。水煎,酌加黃酒服。外用鮮茜草莖葉搗爛敷患處。(《河南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秋二季採挖,除去莖苗、泥土及細鬚根,洗淨,曬乾,生用或炒用。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酒制茜草密閉,茜草炭及時散熱,防止復燃。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根莖呈結節狀,叢生粗細不等的根。根呈圓柱形,略彎曲,長10-25cm,直徑0.2-1cm;表面紅棕色或暗棕色,具細縱皺紋及少數細根痕;皮部脫落處呈黃紅色。質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皮部狹,紫紅色,木部寬廣,淺黃紅色,導管孔多數。無臭,味微苦,久嚼刺舌。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茜草科茜草屬植物茜草。

形態特徵

多年生攀緣草本。根數條至數十條叢生,外皮紫紅色或橙紅色。莖四稜形,稜上生多數倒生的小刺。葉四片輪生,具長柄;葉片形狀變化較大,卵形、三角狀卵形、寬卵形至窄卵形,長2-6cm,寬1-4cm,先端通常急尖,基部心形,上面粗糙,下面沿中脈及葉柄均有倒刺,全緣,基出脈5。聚傘花序圓錐狀,腋生及頂生;花小,黃白色,5數;花萼不明顯;花冠輻狀,直徑約4mm,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急尖;雄蕊5,著生在花冠管上;子房下位,2室,無毛。漿果球形,直徑5-6mm,紅色後轉為黑色。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路旁、溝沿、田邊、灌叢及林緣。

生長見習

喜溫暖溼潤氣候。適應性較強,南、北各地均可栽培。以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種子繁殖、扦插繁殖或分株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10月種子成熟時採收。10月下旬或翌年3月上旬播種,按行距30-50cm開淺溝,條播,覆土壓實。2、扦插繁殖:2-3月,選擇呈圓形而未枯的老藤,剪成3個節以上約33cm長的插條,在已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畦,按行株距50cm×33cm開穴,深15-20cm,每穴插2-3根,插條頂端露出畦面,填土壓緊,澆水。3、分株繁殖:11月上旬或3月,將植株根部挖起,剪去粗根入藥,留下根莖分切成每叢有芽2-3個,並帶有9cm長鬚根的小段,按行株距35cm×30cm,深20cm開穴,每穴栽種1株,覆土,壓實,澆水。

病蟲防治

1、根腐病,發病初期可用2%石灰水或退菌特50%的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射。2、褐斑病,可用1:1:120波爾多液或代森鋅65%可溼性粉劑600倍液噴射。3、白粉病,可用波美0.5度石硫合劑噴射。4、蟲害有蚜蟲等。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