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患者應該怎樣補鐵

缺鐵性貧血,顧名思義就是由於患者體內缺乏鐵元素,導致身體無法正常造血。缺鐵性貧血在我部分地區都是一種多發疾病,嬰兒和兒童尤其容易患上缺鐵性貧血。據瞭解,我有兩成的兒童患了缺鐵性貧血。

6歲以下嬰幼兒的血紅蛋白低於110克/升時,就可診斷為缺鐵性貧血。引起缺鐵性貧血的原因主要有:1、嬰幼兒生長髮育快,鐵的需要量增加,尤其是早產兒。2、飲食中缺鐵。嬰兒3~4個月以後,來自母體的鐵已用盡,而以乳類為主的飲食中含鐵量極少,不能滿足其生長需要。3、鐵的過多丟失,如肛裂、腸息肉、鉤蟲病等引起的少量、慢性失血。4、其他如腹瀉、急慢性感染等。

貧血患兒的症狀通常表現為:面板粘膜蒼白,以口唇、指甲床及口腔粘膜最明顯,平易感疲乏、少動,有厭食,甚至出現異嗜癖。嚴重的貧血會出現肝、脾、淋巴結腫大,心臟擴大等。而且患兒在出現貧血之前,已有煩躁不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記憶差、智商低等表現,但這些表現往往未能引起家長的注意及重視。

當血紅蛋白在100~110克/升之間可以透過飲食治療,即平時多吃些含鐵豐富而且鐵吸收率高的食物,如動物肝、瘦豬肉、大豆及大豆製品等。動物肝每100克中含鐵25毫克,吸收率可達到22%左右,紅色的肉類,如瘦豬肉、瘦牛肉中每100克中含鐵量分別為2。4毫克和3。2毫克,吸收率也可達到22%,動物的血,每100克中含鐵3~4毫克,吸收率為12%。此外,大豆及大豆製品中含鐵量也不低,每100克大豆中含鐵11毫克,吸收率達到7%,平時也應經常吃。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雖然蛋黃中的含鐵量較高,但吸收率僅3%,所以平時多吃蛋黃,不是預防及治療缺鐵性貧血的最佳食品。

當血紅蛋白以下時則需要用鐵劑治療,常用的有硫酸亞鐵和富馬酸鐵。鐵劑會刺激胃腸道粘膜而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可導致患者不能耐受而中途停止治療,貧血不能糾正。近年來動物實驗研究認為,每隔3天或一個星期服2天鐵劑治療缺鐵性貧血,具有與每天服鐵劑同樣的療效。經臨床應用後的結果也證實了上述的效果,並且副反應少,能堅持治療,使血紅蛋白升。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