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綿狀血管瘤的症狀有哪些

肝海綿狀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病。由於肝b超、肝血池掃描、ct或核磁共振的逐漸普及,本病的檢出率不斷提高。肝海綿狀血管瘤的形成可能與胚胎期發育異常有關。

腫瘤質地柔軟,呈蜂窩狀,充滿血液,可壓縮,狀為海綿,故稱海綿狀血管瘤。多數患者是在查體做b超時發現“肝內佔位性病變”,經進一步做有關檢查後才得知患有該病。

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多見於30~55歲,女性多於男性。血管瘤可單發,也可多發至十幾個以上,左、右肝葉均可發生,但以肝有葉多見,少數呈瀰漫性生長,可佔據大半個乃至整個肝臟。

本病主要表現為肝血管瘤壓迫胃腸等鄰近器官而出現食慾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適、腹脹、腹痛、肝區痛、噁心、噯氣、便秘等症狀。如腹脹、腹痛明顯加重,可能是瘤體增長較快所致;如因血管瘤巨大,導致橫隔上抬擠壓肺部,可出現呼吸困難。肝海綿狀血管瘤最危險的併發症是腫瘤增大破裂出血,常可因突然用力、持重物、腹部外傷等引起,也可因高血壓、口服避孕藥、妊娠等因素使瘤體增大迅速,發生自發性破裂。

瘤體破裂可出現失血性休克及血性腹膜炎,患者可突然出現右上腹劇烈疼痛,並迅速蔓延至全腹,擠壓腹部有壓痛、反跳痛、肌緊張,以及面色蒼白、出冷汗、手足冰涼、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

有的患者因凝血因子減少,可合併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引起出血。

對於巨大型或瘤體增大迅速者及小兒患者,則以手術治療為宜。有的患者可因肝海綿狀血管瘤較小而無明顯症狀。

我們經多年對大量患者進行長期觀察後發現,多數肝海綿狀血管瘤有增大、增多的趨勢,因此,應早期進行積極的治療。臨床上常有將肝海綿狀血管瘤誤診為肝癌者,也有將肝癌誤診為肝海綿狀血管瘤者,特別是小海綿狀血管瘤與肝癌早期容易混淆。

原發性肝癌早期往什症狀不明顯,缺乏特徵性,如肝區疼痛、肝腫大不明顯,常可導致誤診。

因此,患者做b超後發現有“佔位性病變”時,應提高警惕,須全面檢查以做鑑別,明確診斷。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