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病變

  膽囊底是膽囊突向前下方的盲端,鈍圓且略膨大,多露出於肝的前下緣,與腹前壁相接觸。膽囊底體表投影在右鎖骨線與右肋弓相交處的稍下方,膽囊炎時,此處可有壓痛,膽囊體是膽囊的主體部分,與膽囊底之間無明顯界限。膽囊體向後逐漸變細移行為膽囊頸。膽囊頸向下移行為膽囊管,長約3~4 cm。膽囊頸與膽囊管的黏膜形成螺旋狀的皺襞螺旋襞,具有節制膽汁的流入和流出的作用,同時亦是膽囊結石易嵌頓之處。膽囊借疏鬆結締組織附著於肝臟髒面的膽囊窩內,其下面有腹膜覆蓋。膽囊的左鄰右舍是,膽囊息肉病變上方為肝,下方為十二指腸和橫結腸,左為幽門、右為結腸右曲,前為腹前壁。膽囊是呈梨形的囊性器官,分膽囊底、體、頸、管四部分。

  底稍突出於肝下緣,其體表投影相當於右鎖骨中線或右腹直肌外緣與右肋弓的交界點處;體部位於底與頸之間,膽囊息肉病變伸縮性較大;頸部彎曲且細,位置較深,其起始部膨大,膽囊經石多見於此處。膽囊容量為40~60毫升,可儲存和濃縮膽汁。膽囊是一個有彈性的囊,在非消化期間奧狄括約肌(膽道在十二指腸的出口周圍的肌肉)對膽汁流出有阻力,而膽囊是松馳的,肝臟所分泌的膽汁流入膽囊,但並非所有膽汁都流入膽囊,有一部分流入十二指腸,膽囊還有調節膽道內壓力的作用。正常人的膽囊與奧狄括約肌的活動有協調關係,膽囊收縮可使膽管內膽汁的壓力升高,當膽汁壓力達到一定水平時,壺腹括約肌就松馳,膽汁就流入十二指腸。相反,當膽汁壓力下降時,括約肌又增加阻力,膽汁不能進入十二指腸,膽囊舒張,肝膽汁便流入膽囊,進行濃縮和儲存。膽汁的分泌和排空受食物影響。食物在消化道內是引起膽汁分泌和排空的自然刺激物,與食物種類也有很大關係。蛋、肉、肝等高蛋白的食物對刺激膽汁的流出作用最大,高脂肪或混合性食物的作用次之,而糖類的作用很小。

  人在進餐半小時內,膽囊開始收縮,膽囊息肉病變在20~105分鐘內不規則地排空,但很少完全排空,膽囊這種活動也受情緒的影響。膽囊中的膽鹽或膽汁是隨膽汁流出或排出的物質。進食動作或食物對胃、小腸的刺激,都可透過神經反射使膽汁少量增加,並使膽囊收縮輕度加強。小腸黏膜釋放的多肽素(膽囊收縮素-促胰酶素)可以透過血液迴圈興奮膽囊,使膽囊強烈收縮和奧狄括約肌舒張。蛋白質分解產、脂酸鈉、鹽酸、脂肪等都可促進其釋放。當奧狄括約肌收縮,膽囊舒張,肝膽汁流向膽囊,膽道系統內壓力增高。為防止這種無限制地增高,膽囊黏膜能迅速重吸收膽囊內膽汁的水和電解質,存留的膽鹽、膽色素和膽固醇,膽囊息肉病變可比肝膽汁濃縮1/5~1/10之多。膽囊濃縮膽汁的最初步驟,是鈉、氯和碳酸氫鹽由膽囊黏膜轉移到血液膽囊貯存和排送膽汁到腸腔,保證吃下去的食物能得到消化。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