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櫻子 - 中藥材

金樱子,中药名。为蔷薇科蔷薇属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的成熟果实。具有固精缩尿止带,涩肠止泻的功效。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带下,久泻久痢,崩漏,脱肛,子宫脱垂等证。

功效作用

功能

固精縮尿止帶,澀腸止瀉。

主治

1、主要用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帶下,久瀉久痢,崩漏,脫肛,子宮脫垂等證。

4、西醫診為遺精、滑精、宮頸炎、陰道炎、盆腔炎、慢性結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證屬脾腎虧虛,下元不固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或熬膏。

禁忌

中西藥配伍禁忌:

1、不宜與奎寧、麻黃鹼、阿托品配伍,可以產生沉澱、影響吸收。

2、不宜與強心苷配伍,容易中毒。不宜與降血糖藥配伍,可以產生拮抗。

3、不宜與水楊酸製劑配伍,易促成消化性潰瘍。

4、不宜與排鉀利尿藥配伍,易致低鉀血癥。

注意事項

有實火、邪熱者慎服。

化學成分

金櫻子含蘋果酸、枸櫞酸(檸檬酸)、鞣酸及樹脂,尚含皂苷、維生素C。另含豐富糖類,其中有還原糖60%(果糖33%),蔗糖1.9%,以及少量澱粉。

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金櫻子能降低家兔的血清膽甾醇和β-脂蛋白,減輕動脈粥樣化的程度。

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金櫻子煎劑對流感病毒PR:株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亞洲甲型57-4株、乙型Lee株、丙型1233株和丁型仙台株也有抑制作用。金櫻子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對綠膿桿菌也有效。

3、對消化系統的影響:金櫻子水煎液有較好的澀腸止瀉作用。

4、此外,金櫻子還有抑制膀胱、迴腸、空腸平滑肌收縮的作用。

相關論述

1、《蜀本草》:主治脾洩下痢,止小便利,澀精氣。

2、《本草備要》:固精秘氣,治夢洩遺精,洩痢便數。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腎虛精關不固之遺精滑精、膀胱失約之遺尿尿頻、帶脈不束之帶下過多。可單用本品熬膏服,如金櫻子膏(《明醫指掌》);或與芡實相須而用,如水陸二仙丹(《仁存堂經驗方》);或配伍菟絲子、補骨脂、海螵蛸等補腎固澀之品同用。

2、治脾虛久瀉、久痢,可單用濃煎服;或配伍黨參、白朮、芡實、五味子等同用,如秘元煎(《景嶽全書》)。

相關配伍

1、金櫻子配伍黨參、白朮、茯苓:黨參、白朮、茯苓益氣健脾;茯苓滲溼止瀉;金櫻子澀腸止瀉。諸藥相配,具有益氣健脾,滲溼止瀉之功,以治療脾虛不運,水溼內趨大腸所致的便溏洩瀉,日久不愈,伴食少納呆,倦怠乏力,腰痠腹痛者。

2、金櫻子配牡蠣:金櫻子入腎與膀胱經,善斂虛散之氣,能固精縮尿止遺;牡蠣質體重墜,味鹹性微寒,有益陰清熱之功,味澀乂能收斂固澀。兩藥配伍,能益陰潛陽,固精止遺,用治陰虛遺精,滑精等3.金櫻子配桑螵蛸:金櫻子能固精縮尿止遺;桑螵蛸能補腎助陽,固精縮尿。兩藥合用,益腎固精,縮尿止遺作用增強,特別適宜於腎氣虛弱,收攝無力之遺精滑洩,小便頻數,甚或小便失禁等。

鑑別用藥

金櫻子與山茱萸:兩藥均為酸澀之品,收斂固下以治虛性滑洩,精滑遺洩、遺尿、帶下及久瀉不止之證,均可應用。然而前者功專收澀,無補益之性,而後者則收澀之中又具有補益之功,實一物有二用之妙,應用範圍遠比金櫻子為廣,凡肝腎不足及元陽欲脫之證,均為適用。

相關藥品

龜鹿補腎丸(膠囊、口服液)、首烏丸。益智靈顆粒(膠囊)。

藥膳食療

加味金櫻子粥:

1、功效:收澀、固精、理氣、止瀉。適用於滑精、遺精、遺尿、小便頻數、脾虛洩瀉、女子帶下病、子宮脫垂症。

2、原材料:金櫻子10-15g,枳殼、棉花根各30g,粳米或糯米50-100g。

3、做法:將金櫻子、枳殼、棉花根水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或糯米煮成粥。

4、用法:每日2次,溫服,10日為一療程。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10-11月間,果實紅熟時採摘,除去毛刺,曬乾。

炮製方法

1、金櫻子: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略浸,潤透,縱切成兩瓣,除去毛、核,乾燥。

2、蜜金櫻子: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金櫻子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表面紅棕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金櫻子100kg,用煉蜜20kg。

3、炒金櫻子:取金櫻子肉,置鍋內,用中火炒至微黑,取出放涼。

4、麩炒金櫻子:取金櫻了用麩炒法炒至黃色為度,取出放涼。

5、燙金櫻子:先將沙炒熱,加入金櫻子炒至皮膨脹,呈紫紅色,去沙洗淨,曬乾。

6、鹽金櫻子:取金櫻子肉,加入鹽水拌勻,悶潤,待吸盡鹽水後,蒸2-3h,取出乾燥。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蜜金櫻子、炒金櫻子、麩炒金櫻子、燙金櫻子、鹽金櫻子密閉,置通風乾燥處。

藥材鑑別

鑑別

1、花托壁橫切面:外表皮細胞類方形或略徑向延長,外壁及側壁增厚,角質化;表皮上的刺痕縱切面細胞徑向延長。皮層薄壁細胞壁稍厚,紋孔明顯,含有油滴,並含橙黃色物,有的含草酸鈣方晶和簇晶;纖維束散生於近皮層外側;維管束多存在於皮層中部和內側,外韌型,韌皮部外側有纖維束,導管散在或呈放射狀排列。內表皮細胞長方形,內壁增厚,角質化;有木化的非腺毛或具殘基。花托粉末淡肉紅色。非腺毛單細胞或多細胞,長505-1836μm,直徑16-31μm,壁木化或微木化,表面常有螺旋狀條紋,胞腔內含黃棕色物。表皮細胞多角形,壁厚,內含黃棕色物。草酸鈣方晶多見,長方形或不規則形,直徑16-39μm;簇晶少見,直徑27-66μm。螺紋導管、網紋導管、環紋導管及具緣紋孔導管直徑8-20μm。薄壁細胞多角形,木化,具紋孔,含黃棕色物。纖維梭形或條形,黃色,長至1071μm,直徑16-20μm,壁木化。樹脂塊不規則形,黃棕色,半透明。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蒸乾,殘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搖提取2次,每次30ml,合併乙酸乙酯液,蒸乾,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金櫻子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5∶5∶1∶0.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本品為花托發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長2-3.5cm,直徑1-2cm。表面黃紅色至棕紅色,略具光洋,有多數刺狀剛毛脫落後的殘基形成棕色小突起;先端宿存花萼呈盤狀,其中央稍隆起,有黃色花柱基;基部漸細,有殘留果柄。質堅硬,縱切後可見花萼筒壁厚1-2mm,內璧密生淡黃色有光澤的絨毛,瘦果數十粒,扁紡錘形,長約7mm,淡黃棕色,木質,外被淡黃色絨毛。氣微,味微澀。以個大、色紅黃、有光澤、去淨毛刺者為佳。

飲片性狀

1、金櫻子:參見藥材性狀。

2、蜜金櫻子:形如金櫻子,表面暗棕色,味甜,有蜜香氣。

3、炒金櫻子:形如金櫻子,表面棕褐色微黑。

4、麩炒金櫻子:形如金櫻子,表面深黃色。

5、燙金櫻子:形如金櫻子,表面紅紫色,皮徵脹。

6、鹽金櫻子:形如金櫻子,表面暗紅棕色,味兼微鹹。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薔薇科薔薇屬植物金櫻子。

形態特徵

常綠攀援灌木,高約5m。莖無毛,有鉤狀皮剌和刺毛。羽狀複葉,葉柄和葉軸具小皮刺和刺毛;托葉披針形,與葉柄分離,早落。小葉革質,通常3,稀5,橢圓狀卵形或披針狀卵形,長2.5-7cm,寬1.5-4.5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近圓形,邊緣具細齒狀鋸齒,無毛,有光澤。花單生於側枝頂端,花梗和萼筒外面均密被刺毛;萼片5;花瓣5;白色,直徑5-9cm;雄蕊多數;心皮多數,柱頭聚生於花托口。果實倒卵形,長2-4cm,紫褐色,外面密被刺毛。花期4-6月,果期7-11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四川、貴州、雲南、陝西、臺灣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廣東、四川、雲南、湖北、貴州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1600m的向陽的山野、田邊、溪畔灌木叢中。

生長見習

喜溫暖乾燥的氣候。以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用種子和扦插繁殖。以扦插繁殖為主。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冬季用新鮮的種子播種,按30cm行距開淺溝,種子均勻撒入溝裡,覆土1.5cm。第2年春季出苗,出苗後注意管理,一般苗期每年鋤草3-4次,追肥2次,育苗2-3年後,春季移栽。

2、扦插繁殖:在春季發芽前,選健壯的母株,剪取1、2年生枝條作為插條,長12-15cm,斜插於砂床中,壓緊,澆水,保持經常溼潤,蓋以蘆簾遮蔭。約經2月左右即可生根發芽。至翌年2-3月或9-10月間移栽。按行、株距各40-60cm開穴,每穴栽種1株,覆土壓實,澆水。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