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心利水湯《辨證錄》 - 方劑
凉心利水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辨证录》卷九。具有泻心火,利膀胱的功效。主治心火亢极,小便不通,点滴不能出,急闷欲死,心烦意躁,口渴索饮,饮而愈急。
- 名称:凉心利水汤《辨证录》
- 出处:《辨证录》卷九
- 功用:泻心火,利膀胱
- 主治:心火亢极,小便不通,点滴不能出,急闷欲死,心烦意躁,口渴索饮,饮而愈急
組成
麥冬一兩(30g),茯神五錢(15g),蓮子心一錢(3g),車前子三錢(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瀉心火,利膀胱。
主治
心火亢極,小便不通,點滴不能出,急悶欲死,心煩意躁,口渴索飲,飲而愈急。
方義
方中麥冬甘寒質潤,清心除煩,且能生津潤燥為君;茯神清心利水,車前子清熱利水,使熱邪從小便而出為臣。蓮子養心益腎為佐。四藥相伍,瀉心火,利膀胱。心火得瀉,小便通暢,則餘證自除。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辨證錄》:“此方補心之藥,即涼心之藥也,在心既無太亢之虞,在小腸又寧有大幹之患?況又有滑利淡滲之味以通其水,則心氣自交於。腎,腎氣自交於膀胱。氣化易於出水,豈尚有不通之苦哉!”方論選錄《辨證奇聞》:“一小便點滴莫出,又急悶欲死,煩躁,口渴索飲,飲後愈急,人謂小腸熱極,誰知心火亢極乎。夫心與小腸為表裡,心熱小腸亦熱,小腸熱極而癃閉,熱在心而癃閉也。雖然,心火炎上,小腸在下,何能受熱即移熱於小腸,熱宜不甚,何癃閉如此?不知小腸開合,全責心腎以通之,今心火亢熱,則清氣不交於小腸,惟烈火之相逼,小腸有陽無陰,何能傳化。小腸不能傳化,膀胱又何肯代小腸以傳化。況心腎之氣既不入於小腸,亦何能入於膀胱,以傳化水谷哉,此膀胱所以緊閉不可洩也。法宜洩心火兼利膀胱,則心腎之氣通,小便亦通。用涼心利水湯:麥冬一兩,茯神五錢,蓮子心一錢,前子三錢。二劑,水如注,四劑痊癒。此補心即涼心也,心無太亢,小腸又寧有大幹。況有滲味通水,則心氣自交腎,腎交膀胱,氣化易於出水,尚有不通之苦哉。”
免責聲明:
-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