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蛋果 - 中藥材

马蛋果,中药名。为大风子科植物马蛋果GynocardiaodorataR.Br.的种子。分布于云南东南部、西藏等地。具有祛风,除湿,解毒的功效。主治麻风病,象皮病,皮肤病。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溼,解毒。

主治

麻風病,象皮病,面板病。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敷;或煅存性研末敷。

注意事項

~內服宜慎。~

相關論述

南藥《中草藥學》:“治麻風病與象皮病。”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8-9月採收成熟果實,剝取種子,鮮用或曬乾。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大風子科植物馬蛋果。

形態特徵

馬蛋果:高大喬木。一年生枝條髓心大而鬆軟。葉革質,長圓形,長12-20cm,寬5-8cm,近全緣,先端突漸尖,漸尖頭長達1cm,基部寬楔形至鈍圓形;例脈5-7對,向下面突起。花單性,雌雄異株,簇生,多生於老莖上,少數生於葉腋;花萼成杯狀,平截或具5齒;花瓣5,基部具1鱗片;雄花具多數雄蕊;雌花具10-15退化雄蕊,子房花柱5數,柱頭大而心形,胚珠多數,生於側膜胎座上。果球形,直徑5-6cm,淡黃褐色,果皮厚,木質化,表面粗糙。果期8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雲南東南部、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800-830m的林中。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