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 - 中藥材

旋覆花,中药名。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旋覆花Inula japonica Thunb.或欧亚旋覆花Inula britannica L.的头状花序。具有降气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咳喘痰多,痰饮蓄结,胸膈痞满,噫气,呕吐及胸胁痛等。

功效作用

功能

降氣化痰,降逆止嘔。

主治

1、主要用於咳喘痰多,痰飲蓄結,胸膈痞滿,噫氣,嘔吐及胸脅痛等。

3、西醫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源性心臟病等屬於痰涎壅盛者,急慢性胃炎、神經官能症屬於寒溼蘊結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紗布包煎或濾去毛),3-10g。

注意事項

1、陰虛癆嗽,津傷燥咳者忌服。

2、因其有絨毛,易刺激咽喉作癢而致嗆咳、嘔吐,故須布包入煎。

化學成分

均含大花旋覆花內酯、單乙醯基大花旋覆花內酯、二乙醯基大花旋覆花內酯等。旋覆花另含旋覆花佛術內酯、杜鵑黃素、胡蘿蔔苷、肉豆蔻酸等。歐亞旋覆花另含天人菊內酯、異槲皮苷、咖啡酸、綠原酸等。

藥理作用

1、對呼吸系統的影響:有明顯的鎮咳、祛痰作用。旋覆花黃酮類對組胺引起的豚鼠支氣管痙攣性哮喘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對離體支氣管痙攣亦有對抗作用,並有較弱的利尿作用。

2、對病原微生物的影響: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和福氏痢疾桿菌Ⅱa株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歐亞旋覆花內酯對陰道滴蟲和溶組織內阿米巴均有強大的殺滅作用。

3、保肝作用:旋覆花的熱水提物可增加細菌肢多糖(LPS)所致免疫學肝損傷小鼠的存活率, 可抑制四氯化碳、半乳糖胺肝損傷小鼠模型中GOT、GPT的上升。

4、抗腫瘤作用:天人菊內酯有抗癌作用。

毒理作用

旋覆花煎劑腹腔注射,小鼠的LD50為22.5g/kg,死亡前出現興奮,呼吸加快抽搐,四肢震顫等。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結氣脅下滿,驚悸。除水,去五臟間寒熱,補中,下氣。

2、《本草匯言》:旋覆花,消痰逐水,利氣下行之藥也。主心肺結氣,脅下虛滿,胸中結痰,嘔吐,痞堅噫氣,或心脾伏飲,膀胱留飲,宿水等證。大抵此劑微鹹以軟堅散痞,性利下氣行痰水,實消伐之藥也。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寒痰咳喘,常配紫蘇子、半夏;若屬痰熱者,則須配桑白皮、瓜蔞以清熱化痰;若頑痰膠結,胸中滿悶者,則配海浮石、海蛤殼等以化痰軟堅。

2、治痰濁中阻,胃氣上逆而噫氣嘔吐,胃脘痞鞕者,配代赭石、半夏、生薑等,如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3、治氣血不和之胸脅痛,配香附等,如香附旋覆花湯(《溫病條辨》)。

相關配伍

1、旋覆花配紫蘇子:旋覆花辛溫通降,功專降氣行水化痰;紫蘇子辛溫潤降,長於降肺氣,化痰涎。兩藥伍用,可增強降氣化痰作用,氣降痰消則咳喘自平。適用於痰壅氣逆,咳嗽氣喘,痰多胸痞之證。

2、旋覆花配桑白皮:旋覆花苦降辛開,長於降氣化痰而平喘咳;桑白皮甘寒性降,功專瀉肺熱、平喘咳。兩藥相配,寒溫同用,共奏清肺熱而平喘咳之功。適用於肺熱痰黃咳喘之證。

3、旋覆花配半夏:旋覆花苦降辛開,長於降逆止嘔;半夏辛散溫通,味苦而降逆和胃,為止嘔要藥。兩藥伍用,可增強溫中和胃、降逆止嘔之功。適用於痰飲或胃寒所致嘔吐證。

4、旋覆花配瓜蔞:旋覆花辛開散結,降氣化痰消痞;瓜蔞能利氣開鬱,導痰濁下行而寬胸散結。兩藥伍用,可增強化痰散結消痞之功。適用於痰氣互結、胸陽不通之胸痺疼痛,不得臥者。

5、旋覆花配香附:旋覆花辛溫通降,功善降氣化痰,疏暢氣機;香附辛行苦洩,長於疏理肝氣,調經止痛。兩藥伍用,可收調和氣血而止痛之效。適用於氣血不和之胸脅痛者。

鑑別用藥

1、半夏與旋覆花:二者均屬化痰藥,功能消痰飲,降逆氣,可用治痰多胸悶、嘔吐呃逆。然半夏溫燥性強,為溼痰、寒痰要藥,亦可治風痰眩暈;又善降逆止嘔,適用於多種原因所致嘔吐,兼能消痞散結,消腫止痛。旋覆花葯性和緩,長於下氣消痰,善治痰壅氣逆之咳喘痰多;又能降逆止嘔,可用治脾胃氣虛,痰溼內阻之嘔吐。

2、代赭石與旋覆花:均能平降肺胃二經之逆氣而止嘔、定喘,為常用降逆之藥對然代赭石為金石之品,功專平肝潛陽,清降肝火,涼血止血;旋覆花雖為花類藥材,然功專下氣消痰,對於痰壅氣促,痰結胸痞,飲停腫滿多用。

相關藥品

潤肺化痰丸(雞鳴丸)、小兒百日咳散、肺安片。

相關方劑

旋覆代赭湯(《傷寒論》)、香附旋覆花湯(《溫病條辨》)、旋覆花湯(《聖濟總錄》)、和中止眩丸(《慈禧光緒醫方選義》)、金沸草散(《博濟方》)。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開時採收,除去雜質,陰乾或曬乾。生用或蜜炙用。

炮製方法

1、旋覆花:取原藥材,除去梗、花柄及雜質,篩去砂屑。

2、蜜旋覆花: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淨旋覆花中拌勻,稍悶,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深黃色,不粘手為度,取出放涼。每旋覆花100kg,用煉蜜25kg。

3、炒旋覆花:取淨旋覆花,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帶焦斑時,取出放涼。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蜜旋覆花、炒旋覆花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表面觀:苞片非腺毛1-8細胞,多細胞者基部膨大,頂端細胞特長;內層苞片另有2-3細胞並生的非腺毛。冠毛為多列性非腺毛,邊緣細胞稍向外突出。子房表皮細胞含草酸鈣柱晶,長約至48μm,直徑2-5μm;子房非腺毛2列性,1列為單細胞,另列通常2細胞,長90-220μm。苞片、花冠腺毛棒槌狀,頭部多細胞,多排成2列,圍有角質囊,柄部多細胞,2列。花粉粒類球形,直徑22-33μm,外壁有刺,長約3μm,具3個萌發孔。

2、取本品粉末2g,置具塞錐形瓶中,加石油醚(60-90℃)30ml,密塞,冷浸1小時,加熱迴流30分鐘,放冷,濾過,濾液濃縮至近幹,殘渣加石油醚(60-90℃)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旋覆花對照藥材2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5∶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

藥材性狀

本品呈扁球形或類球形,直徑1-2cm。總苞由多數苞片組成,呈覆瓦狀排列,苞片披針形或條形,灰黃色,長4-11mm;總苞基部有時殘留花梗,苞片及花梗表面被白色茸毛,舌狀花1列,黃色,長約1cm,多捲曲,常脫落,先端3齒裂;管狀花多數,棕黃色,長約5mm,先端5齒裂;子房頂端有多數白色冠毛,長5-6mm。有的可見橢圓形小瘦果。體輕,易散碎。氣微,味微苦。

飲片性狀

1、旋覆花:參見藥材性狀。

2、蜜旋覆花:形如旋覆花,深黃色,多破碎,具蜜香氣,味甜。

3、炒旋覆花:形如旋覆花,具焦斑。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旋覆花屬植物旋覆花或歐亞旋覆花。

形態特徵

1、旋覆花:多年生草本,高30-80cm。根狀莖短,橫走或斜升,具鬚根。莖單生或簇生,綠色或紫色,有細縱溝,被長伏毛。基部葉花期枯萎,中部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4-13cm,寬1.5-4.5cm,先端尖,基部漸狹,常有圓形半抱莖的小耳,無柄,全緣或有疏齒,上面具疏毛或近無毛,下面具疏伏毛和腺點,中脈和側脈有較密的長毛;上部葉漸小,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徑3-4cm,多數或少數排列成疏散的傘房花序;花序梗細長;總苞半球形,徑1.3-1.7cm,總苞片約5層,線狀披針形,最外層帶葉質而較長;外層基部革質,上部葉質;內層幹膜質;舌狀花黃色,較總苞長2-2.5倍;舌片線形,長10-13mm;管狀花花冠長約5mm,有三角披針形裂片;冠毛白色,1輪,有20餘個粗糙毛。瘦果圓柱形,長1-1.2mm,有10條縱溝,被疏短毛。花期6-10月,果期9-11月。

2、歐亞旋覆花:與旋覆花不同點在於:葉片長圓或橢圓狀披針形,基部寬大,心形,有耳,半抱莖。頭狀花序,徑2.5-5cm;總苞徑1.5-2.2cm,長達1cm。瘦果圓柱形,有淺溝,被短毛。

分佈區域

1、旋復花:廣佈於東北、華北、華東、華中及廣西等地。

2、歐亞旋覆花:分佈於東北、華北及河南、陝西、甘肅、新疆等地。

道地產區

主產於河南、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等地。

生長環境

1、旋覆花:生於海拔150-2400m的山坡路旁、溼潤草地、河岸和田埂上。

2、歐亞旋覆花:生於河岸、溼潤坡地、田埂和路旁。

生長見習

喜溫暖溼潤氣候。以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宜。重粘土及過乾燥地不宜栽培,忌連作。

繁殖方式

用種子、分株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8月果實成熟時,分批採摘,脫粒,曬乾。春播3-4月,條播,按行株距30cm開淺溝,將種子與草木灰拌勻播入溝內,覆土,澆水。約經2-3星期出苗。每1h㎡用種量11.25kg。穴播,按行株距25cm×25cm開穴播種。

2、分株繁殖:3-4月挖掘植株的分苗及根芽,穴栽,每次可栽分櫱苗3株或根芽4-5節,覆土。

病蟲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多雨季節注意鬆土排水。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用石灰5kg加水100kg澆穴。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