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角 - 中藥材

麦角,中药名。为麦角菌科真菌麦角菌Clavicepspurpurea(Fr.)Tul.和小头麦角菌Clavicepsmicrocephala(Wallr.)Tul.的菌核。具有缩宫止血,止痛的功效。主治产后出血,偏头痛。

功效作用

功能

縮宮止血,止痛。

主治

產後出血,偏頭痛。

用法用量

內服:製成流浸膏,每次0.5-2ml,每日3-4次;大劑量1次4ml,每日12ml;或製成片劑、針劑用。

注意事項

孕婦、臨產及胎盤尚未完全排出時禁用。肝臟病及周圍血管病患者慎服。本品有毒,誤服後常引起口渴、嘔吐、腹瀉、肢冷、面色蒼白、視覺與聽覺障礙,嚴重者則出現幻覺、驚厥,以致昏迷死亡。

化學成分

含生物鹼,可分為三類,第一類為麥角毒系生物鹼,是麥角酸的醯胺類衍生物,主要有麥角新鹼,麥角生鹼,麥角布亭鹼,麥角布林鹼,麥角寧鹼,麥角坡亭鹼,麥角纈鹼,α-麥角隱亭鹼,β-麥角隱亭鹼,麥角柯寧鹼,o-12′-甲基-α-麥角隱亭鹼,o-12′-甲基麥角柯寧鹼,麥角賓鹼,麥角胺,麥角克鹼,麥角斯亭鹼等。第二類為相應的麥角異毒系生物鹼,是異麥角酸的醯胺類衍生物,主要有麥角異新鹼,麥角異生鹼,麥角異布亭鹼,麥角異寧鹼,麥角異坡亭鹼,麥角異纈鹼,α-麥角異隱亭鹼,β-麥角異隱亭鹼,麥角異柯寧鹼,o-12′-甲基-α-麥角異隱亭鹼,o-12′-甲基麥角異柯寧鹼,麥角異賓鹼,麥角異胺,麥角異克鹼等。第三類為棒麥角系生物鹼,其中有田麥角鹼,6,7-斷-田麥角鹼,野麥鹼,瑟妥棒麥角鹼,異瑟妥棒麥角鹼,狼尾草麥角鹼,肋麥角鹼,裸麥角鹼等。

此外,還含麥角甾醇,麥角硫因,黑麥酮酸A、B、C、D,金黃麥角酸,4,5-二甲基辛酸,麥角色素AD、BD、CD、DD、AC、BC、CC,棒麥角玉紅鹼,麥角黃質及糖類、脂肪油等。

藥理作用

1、興奮子宮作用:麥角所含麥角胺、麥角新鹼等對子宮均有興奮作用。對妊振子宮作用最明顯。作用強而持久。其中以麥角新鹼作用最強,麥角胺次之。麥角新鹼直接作用於子宮平滑肌,大劑量可使子宮肌強直收縮,能使胎盤種植處子宮肌內血管受到壓迫而止血。妊娠後期子宮對其敏感性增加。麥角流浸膏主要用於產後子宮出血和子宮復舊,作用較緩和。

2、對神經系統的作用:大量麥角胺等麥角毒能阻斷α-腎上腺素能受體,引起腎上腺素升壓作用的翻轉,但不能阻斷交感神經介質的釋放。小量麥角可以興奮延腦中樞(迷走性心率減慢、呼吸增加、驚厥等),大量可致延腦麻痺而死亡。麥角胺還能增強巴比妥類、嗎啡、美沙酮的鎮靜和催眠作用。

3、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離體試驗,麥角胺對周圍血管平滑肌收縮,對整體動物可因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併產生代償性的心率遲緩。大量麥角胺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形成壞疽。麥角毒對血管的作用弱於麥角胺,麥角新鹼幾乎不影響血壓,也不損傷血管內皮細胞。麥角胺治療偏頭痛的機制,主要是透過對平滑肌的直接收縮作用,使擴張的顱外動脈收縮,或與啟用動脈管壁的5-羥色胺(5-HT)受體有關,使腦動脈血管的過度擴張與搏動恢復正常,從而使頭痛減輕。

4、體內過程:①麥角新鹼:口服或肌注後吸收快而完全,口服約6-15min,宮縮開始,作用持續3h,靜注立即生效。本品在肝內代謝,經腎隨尿排出。②麥角胺:口服吸收約60%而不規則,與咖啡因合併可提高麥角胺的吸收並增強對血管的收縮作用。口服一般在1-2h起效。0.5-3h血濃度達峰。t1/2約為2h。大致在肝內代謝。約90%代謝物經膽汁排出。少量原形隨尿及糞便排洩。

毒理作用

1、麥角新鹼:不良反應很少見,但也有可能突然發生嚴重高血壓。在妊娠高血壓綜合徵時或用過其他血管收縮藥時均應注意。對由於冠脈痙攣所致胸痛,血壓突然升高引起的頭痛加重,面板瘙癢,四肢痛或腰痛,手足蒼白髮冷等雖較少見,但應注意。

2、麥角胺:常見手、趾、臉部麻木和刺痛感,腳和下肢腫脹;少見或罕見焦慮或精神錯亂,幻視,胸痛,胃痛,氣脹等。用量過大可引起嚴重中毒。急性中毒可見精神錯亂、共濟失調、驚厥、手足灰白髮冷、感覺障礙,甚至昏迷與呼吸麻痺而死。

相關論述

1、《國藥的藥理學》:“為子宮緊縮藥。對於子官出血,分娩後的弛緩性後出血,子宮之不全、退行等有效。”

2、《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治偏頭痛。”

3、《杭州藥用植物志》:“為內部止血藥。”

臨床應用

附註

大頭麥角ClavicepsmacrocephalaTorl的菌核,亦供藥用,功同麥角。菌核黑色,堅硬,角狀。常寄生於冰草、拂子草、蘆薈、大麥、小麥、賴草等禾本科植物的穗上。分佈於新疆。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夏、秋季麥穗黃熟時採收。陰乾或烘乾備用。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1、麥角:菌核長紡錘形,平直或略弓狀彎曲,具3條鈍梭,長1-4cm,寬2-7mm。外表皮灰紫色至黑紫色,有細小橫裂紋及縱溝。質硬脆,易折斷,斷面平坦,略呈鈍三角形,其邊緣為一薄層暗紫色組織,內部淡棕白色至淡紅色,中央部分有時可見星狀暗紋。氣特異而微弱,味先微甜,后辛。

2、小頭麥角:菌核黑色,角狀,長約6mm,直徑約0.7mm。餘與麥角相似。

均以身幹、個大勻整、色紫褐、斷面色白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麥角菌科麥角菌屬麥角菌和小頭麥角菌。

形態特徵

1、麥角菌:菌核長圓柱形,兩端角狀,堅硬,(10-30)mm×(2-7)mm,平滑,有縱溝,外部紫黑色,內部淡紫色或灰白色,每個菌核產生20-30個子座,有彎曲的細柄,暗褐色。子座近球形,直徑1-2mm,紅褐色。子囊殼全部埋生於子座內,其孔口稍突出於子座表面,(200-250)μm×(150-175)μm。子囊長圓柱形。(100-125)μm×(4-5)μm,內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絲狀,無色,(50-70)μm×1μm。2、小頭麥角菌:與麥角菌極為相似,主要區別是,菌核黑色角狀,所產生的子座具有較小的頭部,直徑不足0.8mm。

分佈區域

1、麥角菌:分佈於東北、華北及新疆、江蘇、浙江、四川等地。2、小頭麥角菌:分佈於東北及內蒙古等地。

道地產區

1、麥角:產於全國大部分地區。主產於黑龍江、河北、內蒙古等地。自產自銷。2、小頭麥角:主產于吉林、黑龍江。自產自銷。

生長環境

1、麥角菌:寄生於小麥(TriticumaestivumL.)等禾本科植物的子房內。2、小頭麥角菌:生於拂子茅屬植物(Calamagrostissp.)及大油芒(StadiopogonsibiricusTrin.)等禾本科植物上。

生長見習

麥角菌為寄生性真菌,寄生植物有禾本科、莎草科、石竹科及燈心草科植物。菌核在溫暖潮溼的夏季生長,菌絲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4-26℃。

栽培技術

麥角菌生長主要採用在寄主植物上接種栽培,獲得麥角(菌核),也可以採用發酵培養菌絲體,得到類似菌核物及其有效成分。用接種栽培方法也可獲得麥角,但費工、產量低,故目前多采用工廠化深層培養髮酵生產的技術。(1)菌種分離:麥角純菌種由自然採集的野生菌核中分離獲得,目前發酵培養的優良菌株是由拂子茅上分離的拂子茅麥角菌Ce3-3菌株。(2)工藝流程:菌種→試管斜面孢子培養→種子培養髮酵培養→過濾,分離提取出麥角新鹼。(3)培養方法:孢子培養基為蔗糖10%,天冬素0.1%,MgSO4·7H2O0.03%,KH2PO40.1%,瓊脂2%,蒸餾水,pH6.0-6.2。作成斜面,接入菌種,在24-26℃下培養15-20d。種子培養基為蔗糖6%,穀氨酸1.2%,MgSO4·7H2O0.03%,KH2PO40.1%,自來水,調pH至5.2。在500ml錐形瓶中裝培養基100ml,接入斜面菌種,於旋轉式搖床上培養72h,溫度保持24-26℃。發酵培養基為蔗糖10%,穀氨酸1.2%,MgSO4·7H2O0.03%,KH2PO40.1%,豆油0.5%,自來水,調pH至7.5。500L錐形瓶中裝發酵培養基75L,接種量5%,在24-26℃下旋轉培養9d。測定方法:麥角總鹼用碳酸鈉、氯仿提取。麥角新鹼提取及分離,採用離子交換樹脂法。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