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吃什麼好?

  三叉神經痛這種疾病在神經類疾病中還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了,而且近幾年來它一直在危害著人們得身體健康,讓人們的生活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況且人們對這種疾病的一些情況都不是那麼地瞭解,以至於一直都不能很好地預防三叉神經痛。今天就讓我為大家講一下三叉神經痛的各類情況。

  疾病簡介

  “三叉神經痛”(trigeminal neuralgia,又稱痛性抽搐)有時也被稱為“臉痛”,中醫 稱為"面風痛",是指發生在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的劇烈疼痛,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是一種非神經性、常人難以忍受的神經性痛疾病。發病率高,說話、刷牙或微風拂面時都會導致陣痛,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疼痛呈週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三叉神經痛患者常因此不敢擦臉、進食,甚至連口水也不敢下嚥,從而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此被人稱此痛為“天下第一痛”,又稱痛性抽搐。目前臨床上通常將三叉神經痛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並不明白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三叉神經痛一般是指繼發性三叉神經的抽搐痛。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常繼發於軟組織損傷、區域性感染、外傷、三叉神經所透過的骨孔狹窄、腫瘤、血管畸形、血液迴圈障礙等。三叉神經痛主要是軟組織損傷後,其他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人非常少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至今還未發現。

  多數三叉神經痛於40歲起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國內外統計的發病率分別是47.8/10萬和62.6/10萬,女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存在於人群中的三叉神經痛實際要比這個數多。

  現代醫學對本病診斷是據其疼痛部位、性質、發作次數、時間和誘因等,在排除顱腦佔位性病變之後,其診斷並不困難。就其發病學說而言,有諸如病毒感染學說、病灶學說、缺血學說、頸神經學說、遺傳學說、變態反應學說等等。國內外統計的發病率分別是47.8/10萬和62.6/10萬,女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

  治療方法

  1. 吸氧療法: 急性期給予氧氣吸入,流速為7~10l/min,10~20分鐘可有效的阻斷疼痛。

  2. 藥物治療:劇烈疼痛不止時可用苯妥英鈉,一般情況下只用卡馬西平治療。同時給予大量維生素b12肌肉注射。

  3. 穴位注射:在穴位上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或維生素b1和b12。常用的穴位有頭維穴、太陽穴、下關穴、顴s穴、頰車穴、地倉穴、四白穴、翳風穴等。每次三~五個穴位,每個穴位0.5毫升。可以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療程之間休息5~7天。

  4. 神經封閉:對症狀嚴重,而口服藥物無效時,可在三叉神經分支或半月神經節用甘油做封閉,但易引起注射部位面部感覺減退。

  5. 經皮半月神經節射頻電凝療法:這一方法多用於不能耐受手術的老年患者。

  6. 針灸治療: 針灸對痛症效果較好,常用阿是穴和合谷、足三里穴配合。常有穴位有如百會、太陽、外關、頭維、顴s、頰車、地倉、四白、迎香、翳風穴等。

  7. 中頻電脈衝治療:中頻電止痛效果較好。

  8. 手術治療:是對三叉神經根等進行切除,效果較好。

  三叉神經痛除上述的治療方法外,還要加強宣教,使患者瞭解三叉神經痛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措施,以及幫助患者樹立科學的防治觀念是非常重要的。

  這篇文章很好地為大家講解了有關於三叉神經痛這種疾病的一些症狀表現和治療方法等,透過上面這些文字我們就能知道三叉神經痛這種疾病是會反覆發作的,可以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就因為這樣本疾病是很難治癒的,所以我們需要採取多種治療方法才能更好地去治癒。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