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細辛散 - 方劑

补肝细辛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三。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 名称:补肝细辛散
  • 别名:细辛汤
  • 出处:《太平圣惠方》卷三
  • 主治:肝脏虚寒,胸膈气滞,四肢厥逆,两胁疼痛

組成

細辛一分(7.5g),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三分(23g),前胡(去蘆頭)三分(23g),當歸(銼,微炒)三分(23g),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分(23g),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三分(23g),人參(去蘆頭)三分(23g),柏子仁半分(4g),芎三分(23g),木香三分(23g),白茯苓三分(23g),吳茱萸(湯浸七遍,焙乾微焙)半兩(15g),桂心三分(23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法:上為散。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2.現代用法:上為散。每服9g,以水250毫升,入生薑4克,大棗3枚,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主治

肝臟虛寒,胸膈氣滯,四肢厥逆,兩脅疼痛。

方義

本方治肝臟虛寒,胸膈氣滯,四肢厥逆,兩脅疼痛。方中細辛具有散寒祛風、止痛、溫肺化飲、通竅的功效,桃仁具有破血行瘀、潤燥滑腸的功效,前胡具有疏散風熱、降氣化痰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的功效,附子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溼的功效,陳橘皮具有下氣、調中、化痰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安神益短的功效,柏子仁具有養心安神、斂汗、潤腸通便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氣止痛、調中導滯的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疏肝下氣、溫中燥溼的功效,桂心具有利肝肺之氣的功效。

重要文獻摘要

1.《簡明中醫病證辭典 肝陽虛證 》:“ 為《GB/T16751.2—1997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候部分》標準證名。又名肝陽虧虛證、肝虛寒證。指陽氣虛弱,肝失條達,以兩脅脹悶、畏寒肢涼、頭暈眼花、苔白潤、脈沉遲無力等為常見症的證候。治宜滋補肝腎、溫經散寒。方用補肝湯、補肝細辛散、防風補煎、加減六君子湯等。” 2.《中醫大辭典 內科分冊(試用本) 肝虛證》:“肝虛寒證 證名。指素體陽虛,肝臟虧損所出現的證候。《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一: “病苦脅下堅,寒熱,腹滿不欲飲食,腹脹,悒悒不樂,婦人月經不利,腰腹痛,名日肝虛寒也。”《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肝膽經虛實寒熱證治》:“肝虛寒,兩脅滿,筋急,不得太息,寒熱,腹滿,不欲飲食,悒悒不樂,四肢冷,發搶心腹痛,目視吭吭,或左脅偏痛,筋痿,腳弱。”治宜補肝為主,參以溫通。選用補肝湯、補肝細辛散、防風補煎、加減六君子湯等方。” 3.《中州古代醫家評傳 王懷隱》:“治肝臟虛寒,胸膈氣滯,四肢厥逆,兩脅棗痛,宜服補肝細辛散方。” 4.《張仲景研究整合 》:“繼仲景之後歷代醫家,對肝虛寒證治亦有月闡發。如唐·孫思邈在《千金方》明確提出肝虛寒的表現有‘左手上關脈陰虛,足厥陰肝經也,病苦脅下堅,寒熱,腹滿不欲食,腹脹悒悒不樂,婦人月水不利,腰腹痛,名曰肝虛寒也。’宋·王懷隱在《太平聖惠方·肝臟論》亦指出:‘夫肝盛則生寒,寒則苦脅下堅脹……視物不明,眼生燻花,口苦,頭痛,關節不利,筋脈攣縮,爪甲乾枯,喜悲恐,不得太息,診其脈滑細者,此是肝虛之候。’‘夫肝臟虛損,氣血不榮,內傷寒冷,致以兩脅脹滿,手中常青,胸中不利,不能太息者,是肝氣不足之候也。’並制補肝細辛散治肝臟虛寒之胸膈氣滯、四肢厥逆、兩脅疼痛。清代王旭高在其《西溪書屋夜話錄》明確提出了溫肝、補肝法:補肝陽,用肉桂、川椒、蓯蓉;補肝氣,用天麻、白朮、菊花、生薑、細辛、杜仲、羊肝。”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