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郄穴 - 石宮、少陰 - 針灸穴位

阴郄,经穴名。出自《素问·气府论》。别名石宫、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在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深层为指深屈肌,有尺动脉通过,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尺侧为尺神经。主治心痛、惊悸、骨蒸盗汗、吐血、衄血,暴喑。直刺0.3-0.5寸。

名詞釋義

陰,指手少陰經。郄,孔隙也。意指氣血深聚處。穴為手少陰之郄,故名。

功能作用

清心安神,開竅除熱,涼血止血。

定位

位於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0.5寸,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緣。

解剖

在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尺動脈透過。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尺側為尺神經。

詳細主治

1、心痛、驚悸等心繫病證。2、骨蒸盜汗。3、吐血、衄血。

詳細操作

仰掌,於尺側腕屈肌腱橈側緣,腕橫紋上0.5寸處取之。直刺0.3-0.5寸,不宜深刺,以免傷及血管和神經。留針時,不可做屈腕動作。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神經衰弱、盜汗、心悸、肺結核、頭痛眩暈、鼻出血、胃出血、急性舌骨肌麻痺、子宮內膜炎等。2、現代研究,針刺陰郄,可使部分癲癇大發作病人的腦電圖趨向規則化。另有報道,陰郄穴有調整膀胱張力作用,當膀胱處於緊張時,可使膀胱張力下降,膀胱鬆弛時,可使張力上升。

配伍

1、配後溪穴治盜汗。2、配中衝穴治心煩,舌強。3、配二間穴、間使穴、厲兌穴治多驚。4、配迎香穴治衄血。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驚,心痛,手(少)陰郄主之。” 2、《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治失喑不能言,灑淅振寒,厥逆心痛,霍亂胸中滿,衄血,驚恐。”3、《針灸大成》:“主鼻衄,吐血。” 4、《醫宗金鑑》:“從通裡內行五分,掌後脈中,腕後五分。”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